陳奕艤
摘要:在幼兒時期進行對于禮儀方面的教學,不僅是順應時代的變革,更是提升國民素質行之有效的舉措,對于更好的傳承和弘揚中華良好美德意義深遠。為了能夠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高效落實幼兒禮儀方面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充分起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滲透禮儀內容到教學全過程,力求創設有助于幼兒全面成長的環境。
關鍵詞:禮儀教育;幼兒;教學方式;意義
幼兒時期的教學是人生中塑造品格以及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階段。由此可知,幼兒時期的禮儀教學不僅是為了幼兒日后的發展,還是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國民的素質。因此,在幼兒時期開展禮儀教育是幼兒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有助于幼兒順利的溝通,并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進而促使幼兒全面成長。
一、禮儀教育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意義
禮儀教育的本質就是進行幼兒道德修養方面的應到和培養,是教育學生如何尊重他人、與人相處等為主的教學。現如今的社會,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推動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因此良好的禮儀修養對于并不僅僅是個體發展需要,更是全社會的發展需要[1]。此外,大多數幼兒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情況,由此幼兒在性格以及禮儀養成的方面有著極大的欠缺。備受呵護的幼兒通常存著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謙讓、合作以及分享,甚至部分孩子不會關心、尊重他人,進而造成道德修養欠缺的現象產生。同時有部分幼兒因為不善于社交,進而養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性格習慣,由此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育產生消極的影響。通過對于幼兒進行禮儀方面的教學以及引導,便于引導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并能夠因此學會與人交流、分享,進而對于幼兒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幼兒時期,進行禮儀教學能有效的促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逐步養成團隊協作、尊重他人等優秀的品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幼兒禮儀教學顯得十分必要[2]。
二、禮儀教學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方式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幼兒的禮儀
幼兒的年齡較小,其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的時期,因此對于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對于此類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旨在將幼兒帶入到具體的情境之中,通過情境來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促使幼兒自主嘗試和規范行為舉止,能夠熟練的運用禮貌用語交流溝通,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3]。
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對于“禮儀文化墻”的創設以及制作。首先,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解關于“禮儀”的相關內容,如,見人要微笑、與長輩進行對話時要用敬語、接東西要用雙手等。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將幼兒所理解的禮儀展現出來,并張貼在文化墻之上,進而向其他同學進行畫作內容的講解。由此不僅能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還能促使幼兒加深對于禮儀的理解。在幼兒進行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對于禮儀用語的運用。如,引導幼兒在日常的話語之中合理的運用“請”、“謝謝”、“不客氣”等常見的禮貌用語。并每周組織評選一次“禮貌小紳士”的活動,由此在環境以及師生的潛移默化之下,能夠有效的促使幼兒禮貌用語的提升,助力幼兒禮儀習慣持久保持。
(二)開展教學活動,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幼兒的學習都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由此教師要將禮儀習慣的培養融合在日常的游戲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幼兒可以有效的進行對于禮儀活動的培養,還能促使幼兒能更加熟練的運用禮儀習慣。并且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的促進幼兒進行對于利益方面的自主學習以及探究,進而可以有效的促進幼兒良好利益習慣的養成[4]。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爭做小老師”的活動。幼兒因為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時期,因此幼兒對于教師有著敬畏以及向往之心,教師可以抓住幼兒這一心理特點,引導幼兒自主的進行禮儀知識的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對于禮儀方面的學習和理解。其次,幼兒可以自行實踐禮儀用語或者行為習慣的使用。最后,在幼兒準備好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站上講臺并像老師一樣進行對于禮儀方面的宣講,以及具體實踐運用方式。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明確在其他同學分享時,給予充分的尊重,還可以有效的促使幼兒加深對于禮儀行為的運用。
(三)家校合作,提升幼兒的禮儀運用能力
幼兒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并且幼兒禮儀方面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由此,教師可以聯合家長一同進行對于幼兒利益方面的教學以及培養。教師可以將幼兒實際禮儀行為、禮貌用語等不足之處告知家長,進而家長可以在家中進行引導和交流。
例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重引導幼兒用雙手接東西,并說“謝謝”等詞語。還可以在童話繪本的觀看過程中,將禮貌用語等融合在其中。如,引導幼兒進行:“媽媽。請你給我講故事好么”等對對話的運用,并在飯后對于母親的辛勤勞作表示感謝等。通過將禮貌用語以及禮貌行為運用在實際的生活過程中,促使幼兒能夠充分的提升其對于禮儀運用的能力,進而促進幼兒能夠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禮儀教育在幼兒進行學習以及生活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禮儀教學的開展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對于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效果的研究和創新,并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此外,還要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展開對于幼兒禮儀方面的教學,并在周遭環境的潛移默化之下,能夠促使幼兒從根本上將禮儀融合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由此促使幼兒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
參考文獻
[1]陳玲.牽手“智趣”教育綻放禮儀之花——進餐禮儀的培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11):29-30.
[2]陸葉.不學禮無以立——論幼兒園日常行為禮儀養成教育[J].讀寫算, 2021(02):65-66.
[3]楊俊.試論如何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62-63.
[4]林小娜.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養成教育策略[J].兒童與健康,2020(10):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