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利亞
摘要: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中華歷史長河中,也誕生了許多的優秀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不斷的傳承和流傳至現時代。為了使中華民族的特色更加明顯,我國一直將中華傳統文化不斷的傳承和發揚。在民族音樂文化方面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只有接受該專業教育的學生和該專業教育的教師,更多的重視傳統音樂文化方面的學習和教育,將傳統音樂文化更好地傳承,才可以使得教師的教育,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將文化繼承。文章基于民族文化傳承視域下高職音樂專業教學創新的途徑,做出不斷地探析與研究,能夠為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學將民族音樂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的策略,做出細致的分析,提供更多科學的教育建議。
關鍵詞:民族文化;傳承視域;高職音樂;專業教學;創新途徑
引言:一個民族的靈魂,往往是通過這個民族的文字、藝術等等方面來體現出其活力和優秀的價值的。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之中,人們在不斷地生活和發展孕育中,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了古人的優秀思想和深厚的情感。而在音樂文化方面,人們也是通過音樂的特殊形式,將其流傳和沉淀下來,采用一種更加富有藝術感染性和充滿吸引力的方式保存下來。
一、民族音樂文化得以傳承的意義分析
在高校的教育和發展過程中,高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對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承途徑。只有更多的將優秀民族文化對學生進行輸出,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和對文化的認知,才會更加強烈,自身能力也更加突出。因此,在目前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中,更是對中華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傳承方面。
(一)民族音樂文化具有獨特歷史價值
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是存在于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人們的思想和精神在音樂文化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體現,人們可以在傳承優秀音樂文化中,學習到古人優秀和先進的思想,明白其所蘊含的歷史內涵,指引人們更好的生活和發展。同時,音樂文化中所蘊含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歷史意義,也是其他文化所不可取代的民族音樂文化。許多的中華民族音樂優秀文化是以歌謠和小調的形式傳承下來的,每一個小調和每一首歌謠,所能反映的歷史事件都是不同的。這對研究歷史文化和在音樂方面的文化內容能起到極大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歷史研究部分的重要的資源。因此,后世對傳統音樂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也是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的。
(二)傳承優秀音樂民族文化具有極大藝術價值
民族音樂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音樂技巧,與傳統的音樂文化相比,現代化的流行音樂文化,往往更能夠打動人,更能夠讓人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具有極大的感染力[1]。因此,在現如今音樂發展受阻的現狀下,音樂界更可以在參考傳統音樂文化的優秀藝術價值過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轉變大眾審美的價值方向,使得現階段的音樂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傳統音樂文化的藝術價值也得以更好的挖掘。由此可見,在高職教育中,將民族音樂文化得以傳承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更好地將優秀民族文化傳播,還可以將其藝術價值發揮到最大,促進現代社會的音樂界持續發展。
二、民族文化傳承視域下,高職音樂專業創新途徑分析
每個民族在音樂文化方面,都有其顯著的民族特色,所體現出來的精神以及在各個方面獨有的價值都是不同的。而在現時代中,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也因外國音樂文化的輸入遭到了一定的威脅。目前高職音樂專業教育中更多的重視將中華傳統音樂文化對學生進行輸出,在更多的解決教育問題的過程中,找到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教學方式,促進中華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在音樂文化的發展方面,獲得持續的動力與支持。
(一)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高職教學中,無論是在音樂專業的教員,還是其他方面的專業教學,教師要想實現教學的創新,其最根本的方面就是需要在自身教學模式方面做出改進,更好地調整音樂專業的教學方式,這對教師的音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方向,是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的[2]。由于目前教師的音樂單一陳舊化的模式,已經無法更好地滿足學生在現階段對音樂方面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在以傳承音樂傳統文化為綜合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尋找更加滿足學生需求和促進學生理解的教學方式,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進教學之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開展一系列的有關傳統音樂文化學習的活動,教師可以綜合策劃活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過程中,深入學習民族音樂文化。教師為學生提供有關民族音樂文化學習的樂器,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樂器,讓學生在一種自主化創新和對現有流行音樂文化的改造過程中,利用所擁有的樂器創作和改編音樂作品,將傳統音樂文化的元素和音樂內容融入進自身作品中。學生不僅可以在使用自己所喜愛的民族樂器中,更好地專注進對音樂的學習,還可以更加深入的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
(二)在吸收其他音樂文化優秀成果中多元傳承
中華傳統的音樂文化,雖然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也獨具特色,但文化只有實現多元發展和開放包容,才可以持續發展和傳承永葆活力。在現階段的各種音樂形式中教師可以在吸收其他音樂文化優秀成果中,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其中,實現多元化的發展。許多高職音樂教師一味地重視對學生的歐美音樂文化的教學,而忽視了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輸出。教師可以在融合兩者的過程中,更好地完善對學生的傳統音樂文化教學。例如,教師還可以將民族文化與現階段的流行音樂和說唱風格的音樂相結合,不斷地創新,了解現階段音樂文化和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部分和突出發展方向,將傳統音樂文化,、獨特的魅力發揮出來,才可以實現兼容并包。教師的教學才走上了一個新的階段,從而也平衡了教師將歐美的音樂文化更多的對學生輸出所帶來的偏差,整體的教育處于健康、科學的發展方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在目前國家發展對傳統文化傳承重視的大背景之下,做出的教育調整,是非常的具有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的。教師在解決自身音樂文化教育問題的過程中,將民族文化不斷滲透進課堂教學中,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尋求更加創新性的傳承音樂文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民族音樂傳統文化,自身的教育價值才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周姝, 李晨旭. 高職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探析[J]. 美與時代(下), 2020(7).
[2] 劉春艷, 閆新紅. 工匠文化視域下的高職少數民族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品位·經典, 2020(4):99-101.
[3]李玉婷. 中國傳統音樂在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現狀及策略研究[J]. 北方音樂, 2020, 000(0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