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傳偉
摘要:本文闡述了高職院校專業入學教育的十項內容設計,重點突出了專業教育和專業文化教育,旨在指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對行業、職業、專業有較為清晰的認知,樹立專業興趣、專業自信,專業使命,為以后的職業規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入學教育;專業文化;職業規劃
為進一步貫徹全國全省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見》(中發[2016]31號)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學校實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幫助新生明確目標,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和基本要求,教育和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合理規劃人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激發新生成長成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盡快轉變角色,以昂揚的精神面貌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就業觀。幫助他們了解大學生活特點和基本要求,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角色適應和角色轉變,使他們從入學伊始就能步入科學的發展軌道。需要對我院學校新生入學教育內容進行全方位設計。。
一、入學教育的原則
集中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全面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教師教育與學長教育相結合、引導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日常教育與生活關懷相結合。
二、入學教育時間與形式
新生入學至整個學期結束。采取學院、系集中教育和班級分散教育相結合的形式。
三、入學教育的內容
(一)接待服務情景教育
新生入學的第一印象決定了他能否對學校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接待情景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個剛剛經歷高考洗禮的學生來說,更多的人文關懷可以緩解他們面對大學的壓力和困惑,以便于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校園文化氛圍。
具體措施:
1.教師、輔導員進新生寢室。在新生入住學校后第一時間深入新生宿舍,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幫助學生熟悉校園、解決困難、適應環境。
2.高年級輔導員助理參加迎新工作,全程陪同新生辦理入學手續,樹立服務意識。
3.輔導員必須與負責該班級的輔導員助理取得有效的聯系,以便了解情況,針對班級重點學生做好思想工作。重點關注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狀況。
(二)專業文化教育
講解本專業發展方向及繼續教育、就業形勢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遠大人生發展目標。參考《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劃登記表》,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加入特色元素,使其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和用人需求,引導學生盡快融入專業文化學習氛圍,樹立專業自信,激發學習熱情。
具體措施:
1.行業發展動態介紹。幫助學生樹立主動關注生業發展動態,樹立行業、專業和職業的整體觀。
2.以校企合作、企業校園招聘簡章為載體,解讀企業文化、企業用人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樹立全面發展意識。
3.介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幫助學生明確大學三年的專業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4.舉辦企業家講座、優秀畢業生報告會,參觀企業。幫助學生對未來工作環境、工作崗位和發展空間等有比較直觀的認知,樹立專業自信。
5. 專業文化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專業價值,增加專業使命感和自豪感。
6.參觀企業LOGO長廊。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的發展史和社會責任感
7.觀看企業宣傳片。全方位了解企業的發展史、企業文化、產品、用人觀等。
8. 組織學生參觀專業實驗(實訓)室,介紹專業實驗(實訓)室功能。了解實驗室管理布局,實驗室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開展各專業技能訓練和競賽,比賽期間組織新生參觀等。引發學生專業興趣和好奇心。
(三)軍事訓練教育
通過軍訓體會軍人生活,加強國防意識和時間觀念,提高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品質,形成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生活作風,為更好地度過大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具體措施:
1.新生軍訓工作主要由輔導員負責。主要工作是隨時與軍訓教官保持聯系,每兩天至少去軍訓現場一次。
2.學生有事必須書面向輔導員請假方才有效。
3.新生軍訓成績與考勤記錄掛鉤,作為評優的重要依據。
(四)學習能力及方法教育
通過教育,使新生認識大學與中學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要求;明確學習目標,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不斷探索新的學習方法,掌握大學的學習規律。
具體措施:
1.以班級為單位,邀請相關專業的教師座談大學學習方法的改變、對圖書館資源的有效利用。
①活動組織:新生班學習委員
②活動形式:班會
2.邀請高年級的學生參加座談。主要是學習方法和學習心得的溝通和交流。
(五)校紀校規及安全衛生文明教育
通過教育,讓新生熟悉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內容,明確遵守紀律的重要性,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形成良好班風、學風,注重安全防范,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具體措施:
1.《淄博職業學院學生手冊》中有關內容。包括《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
2.早操,寢室衛生,晚歸、不歸等管理辦法。
3.學習安全的基本常識,掌握防火、防盜、防欺詐等基本知識。
4.進行健康知識宣傳,使學生了解各種疾病的傳播途徑和特點,掌握預防疾病的方法,自覺養成健康的生活衛生習慣。
5.網絡安全教育。教育新生辯證地認識網絡的積極作用和負面效應,加強新生網絡安全知識和網絡安全意識教育,樹立網絡倫理道德和責任意識,做到正確、科學使用網絡,避免學生過度上網和網絡成癮。
(六)團隊基本知識教育
在廣大團員中認真開展團的基本知識教育。教育引導團員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具體措施:由團總支組織實施
(七)職業與人生規劃教育
結合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就業形勢及專業特點,指導學生做好人生發展規劃和職業生涯設計,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增強創業自信心,正確對待在校學習和未來就業將遇到的現實問題。
具體措施:
1.講座:職業與人生規劃
2.征文:關于大學成長規劃
(八)校園文化教育
宣講學校的概況、建設發展規劃及目前學校中心工作等,讓新生保持足夠的開放性和參與性,積極的融入學院的校園文化。
(九)誠信與感恩教育
誠實守信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當前大學生的誠實守信教育集中體現在學費交納、貸款還貸、誠信應試等方面。讓學生了解國家和學校的有關政策,形成“繳費上學”、“有借必還”、“誠信應試”的美德;加強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回報父母、社會的高尚情操。
1.舉行新生誠信簽名活動。
2.開展“感恩父母情——給父母寫一封信” 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廣大新生感受父母的含辛茹苦,也更深的體會到父母的眷眷之情;讓學生表一份決心,從我做起,關愛父母,重塑親情。珍惜大學期間美好時光,努力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回報父母。
(十)后期思想教育活動主要內容
1.把握中央、省市有關重要精神 、紀念“一二·九”運動等重要節點,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
2.組織新生參加各類講座、經驗交流和成才勵志報告會
3.各學生班級開展主題團日和主題班會活動
4.專業教師輔導答疑,穩定專業思想
5.開展誠信教育活動
6.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團體輔導、咨詢及宣傳活動
7. 組織開展社團文化活動和園區文化活動
8. 輔導新生對學業、職業進行規劃,明確大學學習目標
9. 團學干部培訓
10.組織參加校園文明和文明修身勞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