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摘要:中職教育方式可嘗試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融入更多教師和學生對當下時代發生時事的關注和討論。將教材內容與時事時間進行穿插教授,讓語文教學不會脫離實際,抓住學生接受知識的興趣點,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事件,進行分析和口語交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對即將步入社會的中職生來說,練習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語文課堂不應只是聽,不表達,這樣會讓學生失去主觀能動性,喪失積極主動去學習的能力,教學效果也會差很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參與度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中職生;職業素養;教學改革
中華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文教育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語文水平、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興趣專業、生活工作等多方面進行多維度考量,爭取做到易于接受、易于理解,能讓學生提起興趣、產生共鳴。只有先得到學生的思想上的認可,教師才能達到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避免只講課本內容,幾十年不變通的死知識,堅信只有聯系實際、針對性地分析和講解才能打動學生的內心。教育的目的在于走入學生內心,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主動去挖掘生活中的點滴,聯系生活實際、工作實際,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精神和思想上的變化,產生主動分析事件、理智辨別正誤真假,真正形成學生自己的思維模式。
一、以學生就業為導向
語文能力的培養重在日積月累,關鍵點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以及思考習慣。良好的語文素養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工作中陶冶性情,放松緊張的神經。更使學生在工作中閱讀工作要求,更精準地理解工作內涵所必要的。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講授經典古代和現代散文文章,在講到某種精神和事跡,如愛國精神、敬業精神時,教師更要善于有意識地聯系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態度,讓學生學習文中人物敬業精神,以此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態度,并起到鼓舞學生的精神支柱作用,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印象。以正面人物為榜樣導向,逐漸固化為學生自身的成長目標,這才是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
針對不同的專業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講解,舉不同的例子。讓學生回想到自己職業技能課程練習時的場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讓書中的人物起到學生行為和精神上的標桿的示范作用,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學習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在學習中不斷思考中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例如:講到岳陽樓記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作者的心態、所見所聞所感,讓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思想抱負,讓學生產生對自身現在情況的感受以及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有效地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思考。文章傳頌至今,最值得欣賞的語句以及廣為傳頌的原因,師生一起進行分析與鑒賞,就仿佛回到了當時的年代,體會作者的心境。再回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進行分析自身情況,產生對未來的計劃和對專業的理解等,有效的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密切關注、分析時事動態
書中的散文、小說選段、故事大多是選取的比較經典、廣為人知的故事,里面包含了豐富的人物感情、時代背景、精神思想,對學生理解中國古代歷史的事跡和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但只教授書中的故事難免會與時代脫節,與學生的生活產生溝壑,讓學生很難產生共鳴,從而真正體會文章思想和精神。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多加關注時事熱點,如感動中國節目、勵志新聞等內容,在課上花費十幾分鐘進行分析和討論、點評。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對學生深入理解教師在課文中的分析非常有幫助,能夠讓學生順理成章地將人物情感、人物語言、精神進行相同方式地分析,更好的理解穩重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取得更棒的課堂效果。
對時事熱點內容的分析,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更能讓學生領悟語文素養的培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而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和控場能力,這些能力對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是非常難得的。在學校,教師可以著重去培養和鍛煉學生,為他們日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注當下時事熱點新聞也是培養學生心系祖國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當今網絡時代尤為重要。當下網絡噴子等缺乏口德和辨別能力的網民不在少數,教師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學生不造謠、不信謠,在實際實例中培養學生理性對待問題、不浮躁的心性。那么,中職語文教學就到達了一個更高的高度,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國民素養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針對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循序漸進、針對不同方面進行提升。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課程。如寫作練習、閱讀欣賞、課文背誦等。不清楚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基礎能力,只會讓學生產生逃避的心理,敷衍作業和學習任務,不能達到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以人為本,不強迫學生完成他們能力不足的部分作業。而是在充分了解學生后,為學生設立可行的階段目標,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主動分享可行的學習方法,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一起欣賞學生中完成得好的作品和觀點。語文的學習需要不斷的借鑒,讓學生在多接觸其他優秀文章中,不斷迸發出自己的思想,日積月累地提升和完善自身閱讀、寫作、口語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四、延伸和擴展課內閱讀
課內閱讀的內容是有限的,學生在深入分析和理解后,會對這部分內容有極大的興趣,這時直接進行下一個主題內容的學習會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就可以對課內閱讀進行延伸和擴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素材和資料,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學并分享,提升學生的交流、自學、篩選材料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接收到大量的相關信息,從中選中值得分享的部分。這樣,學生不僅擴充了自己的知識面,為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也得到了自身表達觀點的鍛煉機會,這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參與進來,與學生一起分享觀點,起到引導和糾正的作用,遇到學生分享的觀點較為難理解的時候要適當地進行講解,便于學生更順暢的互相理解。待到學生參與度較高的時候,活動形式也可以采取樹立觀點,劃分正、反方,舉辦辯論會的形式。如此,學生的觀點會更加清晰明了,口語表達速度也會明顯提升。
結束語:
語文課堂相比較于其他課堂,是最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增加學生生活幸福感、教會學生如何對待生活的一門學科。也是培養學生正確、高效的思考方式以及正確價值觀的重要科目。教師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和未來的工作,給予學生切實的指導,教會學生擁有正直堅定的思想、正確的行為方式。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處事風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正確看待工作、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中職語文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尋找新的教學方式,充實學生課堂,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學生扎實語文功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裴裴.基于職業素養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15-116.
[2]宋文超.基于學生特點的中職語文教學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34):86-87.
[3]李美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