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實施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潰瘍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42 例,針對性護理),對比效果。結果:治療依從性、睡眠質量,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睡眠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慢性胃潰瘍;依從性;針對性護理;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65
臨床中,慢性胃潰瘍是較為常見,誘發此病以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飲食為重要原因,該病特點為反復發作、治療時間長等,發病過程中,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如果患者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會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嚴重損傷身心健康。然而在治療過程中,常規護理對于患者的心理問題、依從性等問題并沒有高度重視,效果不理想[1]。所以,本研究對該類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效果良好,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納入時間: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 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齡(43.24±0.88)歲,平均病程(2.09±0.86)年;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齡(44.13±0.79)歲,平均病程(2.06±0.75)年。組間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患者實施常規抑胃酸藥物治療,根據醫囑補液,促使微循環改善,糾正其錯誤飲食習慣,確保睡眠且作息規律,進行常規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觀察組:針對性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慢性胃潰瘍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同時有較低的治愈率,患者治療成功信心易喪失,以悲觀失望為主要癥狀,護理人員需針對此情況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疏導患者情緒[2]。(2)健康教育。將疾病病因、治療措施等有關疾病知識告訴患者,提升其疾病認知度,建立宣傳欄的同時將疾病手冊分發給患者,定時進行講座,提升患者了解疾病處理以及治療的措施。(3)用藥護理。護理人員將用藥方法、用藥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用藥效果告訴患者,同時對其用藥后狀態進行觀察,結合其反應而對用藥計劃進行調整,監督其遵醫囑用藥。(4)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飲食習慣積極了解,指出其錯誤行為,并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告訴其禁煙酒以及刺激性食物,飲食主要是易消化食物,告訴其增加新鮮果蔬的食用量。特別注意,該類患者需少飲牛奶,是因為,盡管牛奶可將胃酸中和,但是胃黏膜上會被蛋白黏覆蓋,會刺激胃酸分泌量增加[3]。(5)生活護理。確保患者睡眠充足,對休息合理安排而具有規律作息,結合天氣改變而合理增加衣物,重視胃的保暖,積極鍛煉,密切注意臨床癥狀而避免出現胃出血。教會家屬及患者做服藥備忘錄,監督其定時定量服藥。
1.3統計學處理
SPSS21.0分析數據,睡眠質量用(x±s)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和x2檢驗,檢驗水平為α=0.05。
2 結果
治療依從性、睡眠質量,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2。
3 討論
現階段,隨著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增加了胃潰瘍疾病的發生率。該病以腹痛為主要癥狀,進而引起患者出現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實施相應干預很重要。本研究結果表示,針對性護理效果確切。分析原因:發生胃潰瘍后,患者以反復反酸、腹痛、嘔血等為主要癥狀,對患者睡眠和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從而使其發生睡眠障礙。利用心理疏導可將其認識睡眠程度提升,緩解臨床癥狀以及心理狀態,促使睡眠質量改善。同時,慢性胃潰瘍是身心性疾病中比較典型的一種,心理因素嚴重影響著病情,所以積極的心態在治療疾病中非常重要[4]。利用針對性護理,從心情、病情、生活、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在讓患者不良習慣糾正的同時改善其負面情緒,主動同患者交流,重視健康教育,將其認知疾病程度加深,促使其失眠、抑郁等癥狀改善,促使其治療依從性和睡眠質量改善。
綜上所述,慢性胃潰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依從性且改善睡眠,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解祥偉.系統護理干預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對其胃痛情況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J].人人健康,2020(14):333-334.
[2]張丹,楊紅燕,林秩冰,等.針對性護理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服務中對改善負面情緒的實際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23):124-125.
[3]林澤紅.針對性護理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2):47-48.
[4]宋丹.針對性護理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9):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