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要】目的:探討全面護理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全面護理治療。結果:研究組護理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全面護理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可以使患者更好的痊愈,并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全面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77
近些年來,髖關節置換術已廣泛推廣,已經成為髖關節疾病重建手術當中最為重要的手術之一。進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年齡偏大骨質疏松等再加上髖周肌群已變得反應遲鈍,不能有效抗擊各種壓力,使得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造成股骨頸骨折[1]。老年人的各項身體功能日趨下降,手術后老年患者極易發生并發癥,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的不同,對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順應性,為患者身體早日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特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82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8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29例,女12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69.3±3.5)歲,股骨頸骨折分型:Ⅲ型23例,Ⅳ型18例;研究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63~80歲,平均年齡(68.2±3.9)歲,股骨頸骨折分型:Ⅲ型21例,Ⅳ型20例。排除標準為:(1)認知功能障礙者不予納入(2)心肺疾病者不予納入(3)精神異常以及不配合人員者不予納入。本實驗均在患者知情的條件下進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治療,方法如下:在患者入院治療時,對患者進行各項身體檢查,護理人員要及時告訴患者手術時的各種事項,術后要對患者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監察,若出現任何異常,護理人員要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全面護理治療,方法如下:(1)患者治療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護理過程中要盡最大可能的去幫助患者,當患者有所需求時,要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2]。當患者有心理問題時護理人員要進行及時疏導,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2)術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選擇最舒服的臥床姿勢,盡可能地用較軟物體將患者小腿墊高,患者術后要將傷處保持15。外部旋轉狀態,盡可能減少人造髖關節的脫落;護理人員要每天定時定量為患者更換藥物以及觀察患者傷口的恢復。(3)護理人員要避免患者發生靜脈血栓,術后若察覺患者有下肢腫脹、發熱等現象,護理人員要及時進行鎮痛,與此同時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盡可能轉移患者注意力;護理人員要預防患者發生墜積性肺炎。術后護理人員要為患及時為患者進行排痰,指導患者盡量配合工作[3]。(4)術后疼痛感會因人而異,有的患者疼痛耐受較差,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當患者還可以忍受術后疼痛時,可以給患者調整舒服的姿勢以及為患者進行按摩等;若患者疼痛感較為強烈時護理人員可以遵從醫囑對患者進行藥物止痛;針對患者的疼痛護理人員要進行及時的評估以便針對患者進行方案調整。(5)護理人員要依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康復訓練。鍛煉早期可以在床上進行拉伸運動,后期引導患者下床進行鍛煉?;颊叱鲈簳r要對患者及其家屬交待要進行定期復查,對于復查切不可馬虎敷衍了事。
1.3 觀察指標
(1)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將以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是否正常,有無感染以及疼痛作為基礎進行比較。優的評測標準為髖關節各項功能已恢復正常,無疼痛以及感染的發生;良的評測標準髖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行走時沒有跛腳;差的評測標準髖關節功能有嚴重障礙,行走時跛腳明顯。
(2)針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主要從關節僵硬、靜脈血栓以及是否發生墜積性肺炎這三個維度進行研究。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療效對比
研究組護理效果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當前對于骨性關節炎以及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式之一。但是全髖關節置換術本身具有特殊性,手術后患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休息,再加上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人偏多,這就使患者更加容易產生相關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不良影響[4]。老年患者本身抵抗力就較差,這就使得全面護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全面護理這種護理理念的產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它可以及時根據患者的各種情況進行護理干預,解除患者疼痛,使患者的關節活動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使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護理人員預防術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是患者恢復健康的重要環節[5]。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可以使患者更好的痊愈,并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瑜,王建林.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效果、鎮痛及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v.38(01):167-169.
[2]袁宏謀,朱佳俊,孫振國,等.SuperPATH入路與后外側入路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比較[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8,v.32(01):14-19.
[3]孟慶奇,李斯明,崔樹廷,等.DHS、PFNA、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不穩定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對比[J].實用醫學雜志,2019,035(007):1036-1039.
[4]湯瀾,葉陳毅,陸錦煒,等.部分曠置二期翻修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的早期療效[J].中華骨科雜志,2019,39(7):422-428.
[5]潘衛宇,張俊梅,袁梅梅,等.1例克-特綜合征患者行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8,053(004):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