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軍

【摘要】目的:探討經方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的療效。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率。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4.29%明顯高于對照組7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復發率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71
膽汁反流性胃炎,又稱堿性反流性胃炎,是指含膽汁酸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引起胃粘膜的病變,約占慢性胃炎發病的22.6%,且此病的癥狀易反復發作,病程較長及復發率高,目前關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仍處于探索階段,對其治療也較為局限,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1]。而中醫藥逐漸應用于胃炎的治療中,且在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故本研究探討經方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女分別為19、16例;年齡20~66歲,平均(42.61±2.56)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3.5年。觀察組中男、女分別為17、18例,年齡22~65歲,平均(44.60±3.48)歲,病程1年~12年,平均4.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中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證候診斷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認知能力缺失者;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口服西藥治療:多潘立酮、奧美拉唑加服硫糖鋁片治療。多潘立酮片10mg,奧美拉唑20 mg,均每日3次,硫糖鋁咀嚼片0.5~0.75g,每日4次。
觀察組:采用中藥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代赭石20g,旋覆花、黨參、姜半夏、甘草、柴胡、炒白術、生姜、大棗等各10g水煎),每日1劑,早晚各服用1次。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詢問患者的癥狀,評判治療效果[2](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胃鏡復查無膽汁反流或明顯減少,胃黏膜基本恢復正常,炎癥明顯減輕。有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好轉,胃鏡復查膽汁反流減少,胃黏膜病變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與體征、胃鏡復查無明顯改變或加重)。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分析處理數據,定性資料用n/%表示,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而對照組為74.29%,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后,對照組復發共5例,復發率為14.29%; 觀察組復發2例,復發率為5.71%,兩組復發率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目前普遍認為是由于幽門括約肌功能異常,胃、十二指腸運動不協調等原因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胃腔當中,造成胃黏膜出血、水腫、潰瘍及糜爛等損傷。盡管常規的西醫治療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治療有一定效果,但是病情容易反復,且少數病例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因此近年來臨床上普遍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聯合用藥等在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壓力增加,不良生活習慣增多,醫學技術發展以及胃鏡檢查的普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發病率及檢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此病易反復發作、病程較長、復發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胃黏膜炎癥長期發展還可能引起黏膜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最終可能導致癌變。而有研究報道,旋覆代赭湯有對抗胃腸嗜鉻細胞分泌5—羥色胺的作用,且對胃運動起到促進作用。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研究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其治療方法也豐富多樣,本研究筆者以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4.29%高于對照組74.29%,觀察組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3]。表明運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顯著,此方法能健脾和胃、疏肝降逆,以恢復肝之條達、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促進恢復幽門括約肌功能,阻止膽汁反流,保護及修復胃黏膜,阻止或延緩病情發展,降低復發率,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經方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張小琴.中醫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21,17(04):198-201.
[2]邵小梅.中藥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研究[J].飲食保健,2020,7(25):9-10.
[3]楊曉彤.多潘立酮合旋復代赭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3(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