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干事創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核心是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寧波市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讀書班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彭佳學指出,廣大干部要堅決糾治“選擇性無視”“及格式滿足”“習慣性躺平”“機械式重復”“修補型思維”“守攤式心態”等不良傾向,奮力干出全域爭先、全速爭先、全員爭先的優異業績。
古人云:“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精神的力量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做人有精神,干事有激情,就能最大限度發揮創造的潛能,最大程度釋放創新的活力。
踏上“第二個百年”趕考之路,寧波要實現新發展,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寧波篇章,除了實干苦干,沒有捷徑可走。干部要團結帶領全體市民實干苦干,首先得有那么一股子敢闖敢拼的精氣神。一些干部身上存在上述不良傾向,正是其精氣神不振的主要表現。
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改革開放40多年來,寧波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驕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廣大干部有一種不服輸的志氣和奮力拼搏的勁頭,從而促使城市和人民活力迸發。這些年,寧波立志“走在前列”,當好“模范生”,取得的突破有目共睹。但如果我們跳出寧波看寧波、眼光放遠看寧波,就不難發現,寧波在城市競爭格局中的處境并不樂觀。如果我們的干部滿足于“60分”而不是盯著“100分”,必然影響士氣民心,誘發許多新矛盾、新問題。百舸爭流,容不得“躺平”“守攤”,唯有增強憂患意識,拉高標桿、對標先進,乘風破浪,才能不斷擴大寧波發展的優勢。
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有自我揭短的勇氣。知恥而后勇,知不足才會思進取。有人認為,自我揭短,“家丑外揚”,影響自身形象不說,還可能得罪上下左右,更怕亮了問題破解不了,找出差距難以縮小,既敗壞個人政績,也影響干群心態。如何看待成績和問題、長處和短板,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格局和境界。只要我們出以公心,為市民幸福和城市發展而自我揭短,那就一定會得到市民理解和支持,也一定會激發大家敢啃硬骨頭的精神,變差距、短板為前進的動力,敢于攻堅克難,勇于自我超越。
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狠抓學習力的提升。新事物新問題帶來新挑戰。推進各項工作,尤其是一些開創性、原創性工作,廣大干部必然面臨本領足不足的考驗。如果固守“修補型思維”,而不是以開放胸襟接受新事物,把學習本領當作第一位的本領,善學習、真學習、深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必定會被難題嚇倒,被時代拋棄。省委提出,廣大干部要涵養生成性學習、模塊化思維。這就要求廣大干部要善于歸納、總結,進行類比、提煉,讓原有知識結構與新知識產生“化學反應”,不斷推陳出新、迭代升級、快速積累,形成“滾雪球”效應,以引領思維方式變革,提高塑造變革能力。
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營造敢拼敢闖的干事氛圍。有的干部閉目塞聽、自欺欺人,抓落實不求進度,遇難題束手無策,按部就班也能享福,論資排輩也會被提拔,這自然跟他們沒有正確的利益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關,但也不能否認考核制度這根“指揮棒”還存在某些缺陷。讓干部對自己的工作不是“無視、滿足、躺平、守攤”,而是“擔當、追求、拼搏、突破”,就要建立健全“以實績論英雄、看執行用干部”的考核機制,大力褒獎和提拔那些真心干事、勇于擔當、敢于突破的干部,以“兩個擔當”良性互動機制,為他們鼓勁撐腰。同時,要抓住那些“不落實的事”,追究那些“不作為的人”,著力打通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通道。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我們處在“兩個百年”交匯、“兩個大局”交織、“兩個五年規劃”交接的特殊時期,有幸參與其中、奮斗其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鼓足精氣神,激情建功新時代,昂首邁向新征程,為寧波當好“重要窗口”模范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