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習近平同志強調,“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功勛黨員多數來自基層和一線,從事最平常的職業,衣著裝束、言談舉止與普通人毫無二致。但他們又是實至名歸的英雄,創造的業績可歌可泣、彪炳史冊,令人肅然起敬!
其一,堅守理想信念。“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高尚的英雄情懷植根于崇高的理想信念。長期擔任安徽省民政廳廳長的李宏塔,從不享受廳長待遇,外出或騎自行車,或乘長途汽車,不吃招待飯,自掏腰包簡單用餐,工資大部分用于救助對象,不住公家分配的住房,直到退休還住在幾十平方米的房子里。柴云振,17歲被抓壯丁,后參加人民軍隊,轉戰南北,屢立戰功。在抗美援朝樸達峰阻擊戰中,他身負重傷,戰斗到孤身一人,殺敵逾百,盡顯英雄本色,獲“特等功臣”、朝鮮“一級國旗勛章”等榮譽稱號,解甲歸田后深藏功名,默默耕耘33年。
兩位英雄經歷迥異但殊途同歸,堅定的信念是他們保持政治定力和頑強斗志的思想基礎。李宏塔出身于滿門忠良的革命世家,祖父是“為主義而來,為主義而去”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其父李葆華一生清廉。作為革命家風的傳承者,李宏塔永遠信黨愛黨為黨,成為忠誠干凈擔當的典范。柴云振通過新舊軍隊強烈對比,認定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謀利益的救星,因此從不以功臣自居,心甘情愿跟黨走。
其二,堅持為民服務。“吳忠有個王蘭花,身后跟著一群‘傻大媽。”王蘭花從社區退休后,堅持志愿服務十余載,為民解難7000多件,調解各類民事糾紛600多起,開展公益活動7000多場次,從不求回報。如今,她的“傻”被更多人理解、認同,以她命名的寧夏“蘭花芬芳”志愿服務品牌,注冊志愿者8.9萬余人。“草鞋書記”周永開,新中國成立前冒著生命危險開展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恪盡職守推動地方發展、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離休后,他自費護林植樹二十年,把荒山變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兩位英雄思想純粹,境界高尚,把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畢生追求,自覺地為大眾服務、為社會獻身,用氣節去傳承、踐行黨的宗旨,生動體現了共產黨人應有的道德風范。
其三,堅定奮斗意志。平凡英雄們為了黨和人民事業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都毫不動搖。石光銀,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40多年,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出長百余里的綠色長城,改變了“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把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當代愚公”黃大發,所在村莊因為缺水,石漠化嚴重,只能種苞谷、紅苕和洋芋。他以“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豪情,帶領群眾歷經30多年,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開鑿出9400米的“生命渠”,徹底挖斷了窮根。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平凡英雄們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許黨報國、百折不撓,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其四,堅強恒心韌勁。張桂梅,為了讓失學女孩“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一路打拼,一路堅守,幫助近2000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至今仍不停息。她表示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那羸弱病體里發出的鏗鏘誓言怎不令人動容!功勛黨員中,黨齡最長的70多年,4位已是百歲高齡,有的步履蹣跚,有的坐在輪椅上接受表彰,但至今初心不改,堅持奉獻,或擇一行、愛一生,或換過多種崗位,干一行、專一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計。”平凡英雄們堅信積跬步可以至千里,經過一代代人的長征、奮斗,一定能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升華,登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壯麗頂峰,因此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充分展示了共產黨人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