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委改革辦
近年來,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省級開發區發展迅速,479家企業、超7萬人在70平方公里土地上生產、生活。人、財、物快速集聚導致社會事務大量增加、社會治理壓力日益增大。對此,開發區積極探索創新工業區網格治理模式,以網格為單位探索建設工業社區,有力夯實基層治理基礎,顯著提升工業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強化高效協同構建工業社區治理新體系
建立網格社區,變分散管理為系統管理。將開發區劃分成3個片區10個網格,每個網格由1名開發區管委會聯企中層干部任網格總長,2名聯企干部任網格長,2名社區保安任網格員,企業黨員骨干、中高層管理人員及志愿者等擔任兼職網格員,構建起“1+2+2+N”的網格運作模式。在網格管理基礎上,設立10個工業社區,每個工業社區配備若干網格長(員)為社區管理成員,負責轄區日常事務管理,通過人員集約、場所集中、功能集成的運行模式,破解工業社區“事多人少”難題。
成立黨建聯盟,變被動響應為主動出擊。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則,整合轄區內479家企業黨建資源,建立20個黨支部,在10個網格基礎上建立10個黨建聯盟。每個網格由網格總長任網格黨建聯盟負責人,網格長、網格員任協理員,協調參與網格黨建業務工作。同時,發動企業黨員積極擔任兼職網格員,通過黨群聯動,匯集資源與服務,打通基層治理末梢,做精做細企業治理。
深化多方聯動,變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將工業社區網格定位成社會治理基本單元,積極探索“1+X”工作體系:由開發區綜合指揮室一個平臺統籌協調網格事務,分析研判網格內社會治理形勢;充實企業、社會組織等若干力量協助開展網格工作,實現同頻共振,構筑起治理合力。針對工業區流動人口多、管理復雜等情況,探索駐企輔警工作模式,每個網格設置警務工作站,實施一網格一輔警人員配置,深化基層派出所和網格內企業的互聯互通,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注重提質增效激活工業社區治理新動能
服務力量下沉。依托網格不斷優化服務,推動經發、消防、安監、環保、市場監管等專業隊伍下沉社區網格,按照“一員多格”“多員一格”等形式,推動社會治理中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置。各專業力量每周不少于1次參與網格巡查,加強社區網格業務領域事項的監督與管理,提升網格綜合服務管理水平。截至目前,隊伍已累計走訪企業1300余家次,出動人員2000余人次,協助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60余個,發現各類隱患2100余條,完成整改1800余條。
事件處置提速。提升網格排查、平臺處置效能,通過企業上報、網格員走訪等形式,常態化收集網格內事件,通過綜合指揮平臺進行分類處置:一二級事件(一般性事故事件)經網格總長協調在網格內閉環辦理;三級以上事件(較為重大復雜事件)上報至綜合信息指揮室,再流轉至四平臺由專業力量進行處置,或上報聯片領導協調不同平臺聯合處置,實現事件處置不出網格,提升處置效率。截至目前,已累計處理各類事項973件,有效處置率達99.8%。
網格自治擴面。廣泛發動群眾,整合社會力量,吸納社會組織、志愿者進社區網格,通過黨建引領、企業引導、網格員帶動、老鄉示范等途徑,吸收并組織新市民及企業員工、商家等群體為社區網格志愿力量,壯大基層自治基礎。依托網格黨建聯盟,通過“圓桌夜談”“先鋒戶聯”“周二夜學”等載體,拓寬群眾自治渠道,形成社區網格治理全員參與、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格局。截至目前,共吸收社會各界公益組織5個,志愿者近280人,服務群眾2萬余人。
突出數字智治打造工業社區治理新優勢
“數字+管理”精密智控。充分運用和深化“寧波市基層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配強配齊網格隊伍和數字化治理軟件硬件設備,建立統一的信息收集分辦系統,將社區內人口、商事主體、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基礎信息以網格社區為單位導入系統并實時更新,實現線上可視可查。進一步強化問題線索管理,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違規建設、矛盾糾紛、環境衛生及企業群眾各類訴求等動態信息,通過“e寧波”按照層級處置辦法進行處置或流轉處置,確保絕大多數管理服務事項在“e寧波”數字化平臺得到有效解決和反饋。
“數字+研判”精準破難。利用“GPS定位”“天網視頻”“無人機巡航”“云巡查”等技術,聚焦基層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通過“定點拍攝+云巡查”及時掌握流動攤點集聚區、違法建筑等動態情況,有效解決執法力量不足、點位隱蔽、違法信息滯后、被動執法辦案等難題。強化數字賦能,運用“治水智能監管”,推動工業社區內水環境問題的綜合監管能力提升,實現水環境管理問題發現、處置、復核閉環處理,提升水環境治理效能。
“數字+監督”精細防控。探索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通過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場景應用,在企業消防相關數據錄入基礎上,根據隱患登記制定企業“四色分布圖”,確保突出重點、精準施策。依托平臺政府監控端、企業管理端,將企業自行整改情況與網格安全監管實時互通,實現隱患整改線下發現線上監管,動態掌握監管企業底數,提升企業自主管理能力,減少監管力量投入。同時,加大智能煙感、智能探頭安裝應用,整體提升開發區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