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耘云
數字時代是充滿科技元素的新時代,以新媒體為代表的技術平臺為藝術設計與傳播注入了強大動力。室內設計是一種與人們聯系更加緊密的藝術形式,室內設計的風格、設施、布局影響著人們生活實踐的環境氛圍。室內藝術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創新了設計思維,融入了多元設計理念,凸顯了人性化的設計主題。數字時代背景下,可借助新媒體等技術工具進行室內設計,拓展室內藝術設計新領域,提高室內設計效率和質量。探析室內藝術的本質特征,掌握室內設計的數字工具,促進優秀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揚是新一代設計人員的重要使命。由冷先平編著的《藝術設計傳播學》一書,從藝術設計傳播知識體系與傳播規律的角度出發,為室內設計思維方法、構想表達和傳播交流提供了有效啟迪。
主題多元化,工具數字化。該書介紹了藝術設計的諸多種類與主要特色,室內藝術設計拓寬了內容體系,借助虛擬化技術手段完成高水平設計創作。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逐步滿足對物質的需求后,轉而投身于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因此,人們對室內設計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設計的風格、主題、舒適度、審美、創新、技術等元素成為用戶與設計師心中普遍的設計構想。傳統的室內藝術設計理念受到了巨大沖擊,以人為本、動靜結合、情感化的多元設計主題占據了重要地位,室內藝術設計的內容呈現出個人化的發展趨勢。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室內藝術設計提供了高效的設計工具。傳統室內設計更多依賴于設計師的手繪圖紙,在顏色、線條、立體感、真實感上均不能完美體現設計師的內心構想,影響了顧客對室內設計成果的匹配設想與期待感。運用數字技術能夠將一切設計元素以數字化形式輸入系統,將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轉換成生動的設計模型,為顧客演示虛擬的設計空間,增強體驗感,并且能夠根據顧客需求實時修改設計圖,提供多種設計理念的室內模型供顧客選擇。由此可見,無紙化設計手段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
遵循個體與環境、藝術與科技相融合的設計原則。室內設計是為人而設計,也是由人而設計。設計的初衷在于匹配人的需求,實現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滿足,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空間服務。現實生活中的個體一直處于與周圍環境的接觸中,在環境中進行人際交往,建立自身與外界的聯系。個體與環境之間的融合,是經濟效益、實用功能、審美享受與氛圍熏陶實現的過程。個人代表內在,環境代表外在,實現個體與環境的融合,正是從內在出發延展至外在,實現內外整體協調,相得益彰。
積極拓展創新思維,完善室內藝術設計體系。該書指出思維是室內藝術傳播與發展的堅實基礎。數字時代下,設計師應抓住信息化、技術化、智能化等時代元素,為設計實踐增添更多新鮮血液。對數字時代的認知理念、數字技術的掌握水平、數字元素的積極融入是開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互聯網+”的思維方式為室內設計師指引了前進方向,構建“互聯網+室內藝術設計”的新型發展模式成為可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搜集顧客對室內設計的多元需求,形成動態監測圖供設計師參考,構建觀賞類、藝術類、文化類、環保類等需求數據庫,拉近設計師與顧客之間的距離。設計師可以將自身的設計作品、理念等信息上傳至網絡系統,形成室內設計案例數據庫,供顧客參考。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連接與資源共享,有利于思維的碰撞,催生出品質更高的設計藝術。
該書對藝術設計學科之間的交流碰撞和傳播進行了詳細梳理,并借鑒了國內外典型案例進行了理論解析,拓展了藝術設計的內容體系。書中論述結構嚴密,圖文結合并用,遵循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科學規律,為數字時代下室內藝術設計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有效借鑒。
作者單位 武昌首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