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琳
作者簡介:陳夢琳(1997-),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
摘要: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已經引起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研究我國會計的趨同問題有利于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國家經濟發展。本文將分析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的現狀、意義以及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同時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提出展望,這將會使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的研究更進一步。
關鍵詞: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趨同問題;解決措施
一、引言
隨著我國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成為圖家必須關注的問題,盡管我國會計準則在國際趨同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由于我國存在諸多何題,使我國在這條路上還有些艱辛,我國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努力將我國會計在國際趨同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二、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現狀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定義: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實際上和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基本是同一事件。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指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的會計準則逐漸相互滲透直至趨于接近。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的會計環境需求也逐漸變大,我國也需要參與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具體原因包括:適應全球資本化的發展需求、融入各國經濟并獲得各國認可、完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解決國內嚴峻的會計問題、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地位等。
但目前,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現狀是:我國會計準則在內容上基本與國際會計準則趨于接近,但在實施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改進。因為會計準則的趨同不僅僅要保證內容上要趨于一致,還要保證能實際應用。
實際上,我國對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這一事件還是非常積極的,并且采取了很多加速會計準則趨同的措施;比如自從1992年發布《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之后,各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速度加快,我國也不甘示弱,頒布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和其他具體準則意見稿,想跟緊國際趨同的步伐;其次,我國還參考其他國家的會計準則,例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準則,同時參考《國際會計準則》,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所以我國最終確定的會計準則往往與《國際會計準則》緊密結合,并且做到準則的國際趨同。2006年2月15日,新會計準則的發表意味著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更加成功。2011年7月,《國際會計準則第一號-首次采用國際報告準則》等準則的修訂也是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的新的里程碑。
三、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的意義
1、 提高企業吸引外資的能力。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毋庸置疑可以簡化全球企業財務信息,允許信息使用者分析不同國家的信息,從而做出財務決策,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國際貿易成本降低,可以吸引外資。
2、 推動技術創新。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一項重要改進是無形資產的費用資本化。這提高了公司對技術發展的渴望和投資,有助于發展長期發展和進入公司。
3、使得證券市場得以發展。新會計準則可以降低成本,幫助投資者分析市場的潛力等,也可以幫助外國公司建設和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通過中國的會計準則的發展,使世界各國對中國市場產生了信任。
四、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存在的問題
在了解完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現狀后,就應該了解一下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問題過程中所發現的各種問題。
1、市場經濟發展薄弱
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通常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發達的國家。然而在當今世界,我國的經濟實力還很薄弱,并不能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
我國經濟中占有主導地位的是國有資產,所以盡管我國經濟結構多元化,市場經濟仍不能發展迅速。公平的交易市場尚未成立,企業之間的交易還存在很多的不公平,也不存在活躍市場,這使得在會計處理方面不能反映真實的公允價值。因為我國存在這種現象,所以《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并不能很好的適用我國,存在的很多規定在我國市場是沒有辦法很好的實行的。同理,我國的有些會計準則在《國際會計準則》也是無法實行的,這極大的體現了其特殊性。另外,我國資本市場薄弱,跨國公司較少所以國際貿易也不太發達,使得我國的會計準則的變化幅度不會很大,進而在國際趨同也會發展緩慢。
2、相關法律法規體制不完善
法律法規的完善會與會計準則的發展緊密相關,我們國家法律法規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這也是我國會計準則難以向國際趨同的一個因素。而且有的時候企業會發覺某些準則實施起來會比較吃力,這也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體制不完善,可能一些準則并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
比如:西方國家的法律法規決定會計準則的側重點可能在于資產負債表,是用來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但我們國家會計準則的側重點在于利潤表,主要看重企業具體的利潤;這使得我國會計準則難以國際趨同。
3、會計人員意識薄弱
雖然我國會計人數眾多,但整體學歷水平不高。據統計,全國具有會計證書的人超過1000萬,但專科、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人員僅有518萬人,還不到全國會計人員的一半;具有高級會計證書的人數約為8萬人,約占全部會計人員的千分之八。不帶有歧視的分析結果是:大專以下學歷的會計人員眾多,很難跟上時代的進步,進而反映了會計人員意識薄弱的問題。
我國會計雖然人數龐大,但真正熟練會計準則的人少之又少,更別說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的會計人數了。而IASB最新提出的任職要求都對專業技術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我國會計人員學歷低、意識薄弱,對會計準則不夠熟悉且跟不上最新國際形式是不利于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4、會計環境的特殊性
會計環境是影響會計實施的外部因素,包括經濟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等等。它會影響我國會計信息的需求,影響我國會計核算方法,進而影響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