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歡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產教融合有機的結合了產業和教育,職業院校需要聯合行業企業共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深度合作來為高級人才提供更高質量的培養,并促進企業生產效益的提升。采用核心理念產教深入融合時,需要職業院校在整個教育教學科研期間與各行業企業開展深入的合作,采用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等模式,逐漸達到五對接的目標:也就是結合企業崗位需求來設置專業課程;結合職業標準來設置課程內容;結合生產過程來進行教學;采用雙證融合制度;將終身學習理念融入職業教育中。
由于職業教育目標不同與產業目標,因此,產教融合與普通產業融合并不相同,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不會導致新產業的形成,只是對兩者進行了相互滲透,兩者能夠相互支持,屬于深度合作的一種。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育工作期間,需要有效的探索“訂單”以及“定向”等人才培養模式,為職業院校提供詳細的產教融合實施模式。
想要促進經濟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新常態發展和成長成才,就需要改革教育教學來促進產業額的進一步轉型升級,就需要對產教融合進行完善,采用協同機制來培養人才,采用全新的體系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為行業提供更強的指導、更好的評價和服務,學校需要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協同行業企業一同來培養人才,以此來為人才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教學。
首先需要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專業建設以及雙師團隊的建設等制定相應的政策,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來為后勤和服務等提供保障,校企雙方需要從領導層、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為專業建設機構提供完善的保障。
(1)培養專業領導人和骨干教師。需要建設好教學團隊,從聘任和培訓工作入手,為教師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采用定量考核以及全程管理等模式,并采用競爭機制,為專兼職領導和骨干教師提供更強有力的培訓,對會計專業改革和專業建設進行加強,可以為1-2名專業領導和若干名骨干教師提供獨立的培訓。
(2)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在建設教學團隊期間,需要對專兼結合加以關注,雙師型專業教師需要達到100%的比例,兼職企業行業的教師需要負責教授50%學時的專業課,教師需要主動進入企業實踐,每學年保持40d以上的實踐時間。
(3)培養青年教師。采用以老帶新制度,采用言傳身教的形式來幫助青年教師形成良好的教學能力。
(4)建設兼職教師隊伍。需要做到對企業資源的充分利用,由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來進行教學,負責50%以上學時的專業課教學。同時需要為兼職教師建立相應的資料庫,由其來擔任校內教學,并安排學生的頂崗實習,還需要聯合專業教師共同建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定期舉辦專業論戰,以此來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共同負責各種活動,例如專業建設以及教科研活動的組織等等。
需要結合會計專業發展,對校內實訓室進行升級改造,生均教學儀器設備需要在1萬元以上,企業需要向學校提供價值500萬元以上的時間教學設備。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來對實習基地和實訓基地進行建立,對產學融合模式進行深化,在校外建立充足數量、與會計專業相符、能夠穩定運行的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滿足需求的生產時間以及頂崗實習等。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為學生建立創新創業基地,在實施相應的政策的同時,還需要提供人文關懷。
需要以“雙導師、雙課堂、雙創型”為目標,采用工學結合的模式來培養會計專業人才,采用協調創新的形式來培養人才,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專業工作崗位以及相關企業的環境等,并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全面提升。校企需要對“校中廠”進行協同構建,在了解會計最新行業動態的同時,從實踐能力和雙師素質方面,對教師進行提升,為學生提供認知企業和業務實戰的指導和機會,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實力。校企需要為教學質量評價制定科學的指標體系,并通過對委員會的成立和會計專業的建設,來提供相應的專業指導,以此來使課程內容能夠有效的對接企業行業標準,在教學期間需要結合工作崗位需求,并將雙證制落實到職業教育中。
在對教學情境進行創立的同時,需要有機融合素養以及知識等內容,以此來體現教學期間的“教、學、做、評”環節,各專業需要設立6-8門以上的專業核心課。建立由“校、企、社”組成的考核評價體系。由于學習情境中包含了許多學習任務,在進行課程考核時,各任務完成情況、專業資格證書、大賽參與情況以及理論得分等分別占據了50%、30%、10、10%的比例。此外,還需要建設會計專業的教學資源。每年需要對院級、市級以及省級的科研課題和科研項目等進行申報。對各專業不同的課程標準加以明確,此外,還需要對相關課程、課件進行良好的設計和制作,并設計和開發相應的實訓指導和任務說明。同時,還需要對教學資源和各類網絡資源進行優化,對網絡課程進行良好的建設,采用工學結合的原則,以校本教材等的開發為目標,與行業企業進行合作開發。以此來實現對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為學生構建用于評價其學習質量的體系期間,可以結合布盧姆的理念,通過對診斷性、形成性以及終結性這三種評價方式的充分利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
其中,在學生的學習開始之前,可以采用診斷性評價,主要的評價內容就是學習基礎以及學習動機等學生的基本情況,采用此類評價方式,可以掌握學生是否做好了學習準備,了解會計專業學生是否存在學時問題;形成性評價主要形成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評價的是學生是否在學習期間掌握了相關信息,采用此類方式來進行評價,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校正其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升學生的發展,診斷性評價就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后,需要檢測其學習目標是否達成,采用此類有效的反饋評價,能夠在培養人才期間,幫助教師做好對培養方案的不斷調整,并促進會計專業人才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可以說,在評價學生學習質量期間,不同的評價方式的側重點也不相同,然而這三種評價方式能夠相互補充和聯系,都是為評價目標提供服務。
隨著“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與相關企業開展了深度合作后,對“金蝶訂單班”這一訂單班進行了建立。雙方采用合作的形式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制定,雙方通過與高職教育規律和企業實際運營情況的結合,為訂單班人才制定了相應的考核認證體系。其主要以基礎、初級、中級和高級這“五級”制為核心,建立了相應的管理資格認證體系。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專業評價后得知,大多數學生都達到了合格等級,只有少數學生是優秀和不合格。采用此類體系來評價學生學習質量,能夠使課程得到優化、使教學得到改進等,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具有如下表現:
(1)評價體系與行業需求相符,為人才提供了更準確的培養定位。
新評價體系是職業教育最大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的教育結合了行業要求和新標準,在評價方案中納入了國家職業標準以及工作規范等,使高職教育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2)在課程中所融入的學習質量評價標準將評價作為了最重要的課程標準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進行了轉變,將協同學習、綜合實踐能力作為了學生培養的重點,有機的結合了學生學習和職業就業。
(3)在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中,通過對企業評價的適當引入,能夠使學生所學專業更加接近就業崗位,幫助學生形成了更強的競爭能力,由于學生很快就能度過上崗適應期,因此很快就能在入職企業。根據企業反饋信息得知,減少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企業對其十分認可。
當然,在為學生學習質量制定規范、完善的評價改革實踐期間,需要結合適當性和發展性的原則,來應用各類評價模式和評價體系。采用產教深入融合的模式來評價學生學習質量,能夠作為理論依據,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在日后得到更好的優化和調整,為人才提供了更加規范和完整的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