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各區域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高校擔任著培養人才的重任,因此地方高校對該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地方高校致力于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以期更好地服務地方。然而,在地方高校中的很多學生由于高中時期在家庭與學校的雙重管控下只能被動學習,缺乏學習自主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注意力變差,極易被外界條件影響而懈怠學習。很多新生在歷經三年重壓之后突然放松,進入大學后即放飛自我,缺乏大學四年的學業規劃能力,不交作業、無故曠課和沉迷網絡游戲等現象逐漸增加。在這種新形勢下,學業導師制度應運而生。學業導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引導和實踐能力發展,還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學業導師制最早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其核心思想是注重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和老師的言傳身教,以營造師生之間和諧、寬松的氣氛,促進學生辯證思維的形成。學業導師從新生入學至畢業一直保持著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這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更多的科研興趣與創新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也對教師的師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業導師制近幾年在國內正在興起,其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可以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理念。
學業導師制采用雙向選擇的方式,首先學生在了解學校老師的詳細情況之下選擇導師,然后導師再選擇學生,這樣的方法可以同時保證學生和老師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最大程度發揮導師的作用。此外,學業導師可以隨時與學生之間保持高效互動溝通,因此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興趣點以及學習的基本情況。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基于學生在專業上的興趣點,師生積極配合參與更多教學科研活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和熱情,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迸發更多創意。
剛入校的新生對自身的情況知之甚少,在明確目標與實施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空洞感,甚至還有小部分的學生完全沒有目標,在非師范類專業方面會顯得尤為突出。這就需要學業導師一對一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能力、專業特點和學習意愿詳細解讀人生發展方向,強化目標在奮斗過程中的重要性。對于部分學生對于專業課無興趣從而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等,這方面是由于對專業知識學生缺乏深度認知的情況下引起的,因此學業導師有必要通過課下的科研活動對學生加強實踐環節,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增強信心,克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浮躁以及對知識追求的盲目。
學生就業是學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基礎。由于社會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以及學生自身特點等多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學生之間也存在著迥異的就業需求。當今,部分學生在就業時擺不正自己的心態,不能對自身的能力進行評價,過高地評價自己;而且在擇業時帶有盲目性,容易出現“隨大流”現象,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嚴重影響學習和心理健康。學業導師一般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較豐富的人生閱歷,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與能力,更好地定位學生的水平,給與合理的就業指導,并豐富面試與應聘所需的知識儲備,使學生了解面試與應聘的程序和社交禮儀,回答問題更加自信,增加面試成功率。
新生在入學后,對大學生活以及專業特點都比較迷茫,因此需要學業導師通過介紹專業前景及行業發展趨勢來引導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明晰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學業導師可以基于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開展專題講座來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利用自身的經歷閱歷來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借助微信和郵件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面對面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幫助學生及時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也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
現今高校中從事科研工作的主要是專任教師和碩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參與課題的機會少之又少。學業導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情況,引導學生進入自己的課題,參與科研項目和學術交流,在發展背景、技術方法、實驗方案及理論分析等方面給與耐心指導,結合課堂所學專業知識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科研意識。此外,在本科階段提前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可以使其更了解專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興趣,提前涉獵相關的知識點,在以后的擇業或是進修階段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有利于之后的生活與學習。
到了大三轉折期后,部分同學傾向于考研,而另一部分同學則趨向于就業。在此情況下,學業導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個人的發展意愿,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比如,對于考研的學生,學業導師應該更側重有關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科技前沿動態的把握,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并拓寬學生的科技視野;對于就業的學生,學業導師應該更注重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通過帶領學生進入合作企業等方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需要,了解本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從而使學生正確規劃學業和職業生涯,為就業做好能力與經驗的積累。
首先,學業導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對教育工作要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可以“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做到為人師表,有耐心;其次,學業導師必須熟悉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專業特點、社會需求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需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最后,學業導師應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嚴謹的邏輯思維,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豐富的知識面,對學生的科研和專業學習都具有較強的指導能力。
以鹽城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業導師制政策為例,學業導師的主要工作職責為:(1)指導一、二年級大學生的學業規劃、學習方法,培養專業興趣,指導通過四、六級外語及計算機考試。(2)指導三年級學生考研遇到的專業課程學習困難、幫助選擇報考高校、專業、導師等。(3)指導四年級學生高質量就業;指導考研學生參加復試、面試,幫助學生進行考研調劑;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設計和職業規劃,加強就業工作指導,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4)指導、幫助解決大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及留學等遇到的困難。(5)指導大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指導學生創新課題的開展,組織科研課題討論會,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動員和組織學生參加課外科技競賽活動。
學業導師的主要工作方式為:學業導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學習興趣、性格傾向、家庭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制訂并實施學業導師工作計劃,采取座談、電話聯系、網上交流等方法,開展經常性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主要包括:(1)每學期開展全面指導不少于2次;(2)不定期指導學生解決遇到的學業、考研、學術交流、就業等方面的困難;(3)做好學業指導過程的記錄工作;(4)與輔導員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溝通、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工作;(5)學業導師應為人師表,妥善處理與學生的關系,因材施教,有教無類;(6)學業導師應及時向專業系和學院匯報學生學習情況,并提出改進措施。
學業導師可以彌補學院專職輔導員不能對學生專業知識進行深入指導的弊端,學業導師和專職輔導員相結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實施學業導師政策,學生接觸的專業知識更廣泛,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學院的考研率和就業率逐年攀升;學業導師記錄學生整個過程的學習和成長,并對其進行客觀評價,及時了解和反饋學生的心理和專業知識學習狀態。總而言之,學業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針對性指導的創新方式,具有顯著的積極效果。
學業導師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種較新的培養指導方式,在學生的全面發展過程中起著積極的正面引領作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專業認知和個性發展。學業導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增強學生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性,能夠彌補高校輔導員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專業知識缺乏、師生合作科研薄弱等突出問題,充分發揮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達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目的,堅信“學有所專,學有所長,學有所用”的人才培養理念。因此,高校應該充分發揮學業導師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制約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