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多,要求也隨之提高。為了使學生可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應該全面提升學生的競爭力,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還要強化學生的思想品質,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進而擁有強大的綜合實力,在離開校園之后可以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為此,高校應該將強學生管理工作,將思政教育作為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可以主動遵守各項規范要求,進而促進學生積極性、創新能力等素質品格的提升,為學生未來就業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高校管理優化改進的重要性,在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重點培育學會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素質,使學生的思政水平能夠上升到新的高度。思政工作和學生管理之間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教育者要通過思政教育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制定與契合學生培養方案的管理制度和教學計劃,設計符合學校辦學宗旨和學生個性的思政教育系統。在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內容重點包括以下解方面:首先,教育者要采取科學有效的培育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使學生擁有正確的政治觀念和良好的道德素養。其次,教師要將思政教育理念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案,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使學生的思政水平和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進而為學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此外,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充分發揮模范作用,不僅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和熏陶學生。還要培養優秀的學生干部,將優秀學生樹立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使學生可以主動配合教師開展思政教育活動,促進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為學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影響大學生思政意識形態的因素在不斷增多,教育者應該加強對學生思政意識形態的管理,將其劃分在學生管理的工作之中,使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加強思政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的方法之一。高校大學生普遍處在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成型、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者應該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養成良好的品質,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和發展奠定基礎。為此,必須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思政意識形態管理措施,避免大學生出現思想偏激、觀念落后、道德滑坡等問題。在學生在校期間,教育者一定要充分承擔教育職責,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不論哪一個階段的教學,其本質都是教書育人,高校教育具有專業性和職業性較強的特點,教育者應該根據高校教育的特點開展管理工作,以思政教育為基礎,不斷進行輔導團隊的額優化建設,全面提升教育輔導團隊的素質和能力,為學生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思政教育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其從側面要求教育輔導團隊不斷加強建設,逐漸向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面對大學生來說,教育者應該堅持人性化、全面化的管理教育原則,尤其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學生思政意識形態管理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如果教育輔導團隊的能力不足,則無法滿足教育管理的要求。所以,從某些角度來看,思政教育的推進落實也可以在側面促進教育輔導團隊的進步,可以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在經濟全球化的熱潮下,外來思想和中國文化產生碰撞,導致當代大學生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復雜的文化觀念和價值碰撞,大學生往往難以做出選擇和準確的判斷。為了避免大學生誤入歧途,高校必須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從本質上看,雖然思政教育的內涵不同于學生管理,但在育人目標上卻基本相同,都以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核心目標。思政教育是一種隱性文化,可以提供精神保障和支持,其和管理工作共同發揮作用,可以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學生面對復雜的文化和環境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進而促進最終目標的實現。
目前來看,很多高校還在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管理不夠人性化和精細化,制度規范比較強硬,雖然有一定的約束效果,但也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畢竟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剛剛成熟的階段,雖然可以自主判斷和分析問題,但未必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不僅如此,教育者與學生的溝通較少,并不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而導致工作難以落實,管理方式也不恰當。
很多高校并沒有認識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工作普遍側重于學習、住宿等方面的管理,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管理不夠重視,管理觀念比較落后,無法和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所以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積極主動的配合管理工作,導致管理工作的效率難以提升。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輔導員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要監督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懷學生的生活,同時要注意學生思想行為,確保學生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長。然而,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輔導員的工作壓力日益加大。要更全面的落實學生管理工作,就要培養更多教育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在職教育者的培訓工作,轉變教育者的思想觀念,豐富教育者的工作經驗,使其可以更好的將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融合在一起。
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學生管理的要求,教育者要不斷研究心得管理方案,明確當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問題,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高校輔導員應該發揮自身作用,做好學生的監督和管理工作,積極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想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管理工作。尤其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教育者應該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利用新媒體加強教育宣傳,為學生管理工作奠定基礎。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抵制不良文化,教育者應該大力宣傳社會主義優秀文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等文化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務,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思政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豐富學生的經驗、培養學生的素質,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同時也可以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便于管理工作的開展和落實。例如,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和山東傳媒職業學院共同舉辦了“追尋中國夢·筑夢新時代”——走進高校看思政活動啟動儀式,舉辦地點為高校演播廳,出息活動的嘉賓包括中中共山東省委高校工委副巡視員劉欣堂、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副總經理陳月軍、齊魯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車清文等優秀的領導者,他們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演講和討論,展示了山東省高校思政工作的結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使高校思政工作可以更順利的開展和落實。此外,其還利用新媒體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全新的包裝,制作“央視朋友圈”式H5產品,和新聞報道、網絡專題等內容結合在一起,提升了活動的影響力,促進了中國夢品牌的打造。
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在不斷增多,網絡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管理和教育觀念,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與時事熱點結合在一起,組織學生共同探討社會熱點新聞,對時事政治進行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并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校要為學生創建更多交流和溝通的渠道,包括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在平臺中自由的發言,教育輔導人員也可以在網絡中回復學生的留言或提問,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還能拉近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管理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形成合力,家庭應該充分發揮教育作用,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社會則需要形成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想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學校應該主動與家庭、社會搭建橋梁,三者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教育管理工作貢獻更多力量。
輔導人員的能力素養與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有直接關系,所以要加強輔導團隊的建設,培養更多教育管理人才,使其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工作觀念和工作模式。為此,一方面要加強人才的聘選,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入職門檻,選擇有素養、有能力、有責任感的優秀人才擔任高校學生輔導員;另一方面要做好輔導員的考核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獎罰機制,為輔導員提供更多進修學習的機會,加強現代思想、文化、技術的宣傳和教育,使輔導員可以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進而為學生管理工作貢獻更多力量。
綜上所述,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通過思政教育奠定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促進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創新管理模式、改進管理觀念,同時構建有效的管理團隊,使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可以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