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晴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中山小學
分層教學法是在現代小學美術教學實踐經驗中的形成的新穎的教學方法,是新課改教學改革的體現,能夠充分地考慮的學生認知特點與心理特點,促進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中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到分層教學,對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提升教學效率。
以生為本理念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是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習中共同成長,自我提升。對學生科學分層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美術思維與審美情感,也是實施分層教學法的基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想要科學的實施分層開展美術教學,從學生的認知差異與學習能力出發,合理化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在教學設計中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感受,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分層導學中分層的前提是科學性,根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教師在將學生進行分層劃分,將學生進行分為不同的層級進行單獨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教學中跟著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思維進行學習。
現代美術教學方法比較多樣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保證每個小學生能夠充滿興趣的學習,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美術知識,充分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對于高層次的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已經掌握到位,教師可以進行適當指導,給學生留下學習空間,將教師在課堂上所將的知識進行內化,將知識點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美術教師必須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具體輔導學生。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要注意適當給學生做好示范,解決學生學習美術過程中的重難點。對于低層的學生,美術教師要對這些學生充滿信心,對這部分的學生降低要求,教師必須要親自示范,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美術技能,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例如,在“人物素描”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差異合作學習方式,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習匯總各選取一名代表進行角色扮演,讓高層次學生充當指導教師的角色,中層次學生進行繪畫,低層次學生扮演模特的角色。
學生的學習建立在求知欲上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設計,優化美術教學內容,實現美術教學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小組分工完成學習任務后,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以期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在進行分層導學之前教師需要做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能力,讓學生不要因為分層而影響學習。因此,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師生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問題,在小組分工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在合作學習氛圍下學生更樂意將自己的問題與同學討論,進而創造出輕松、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川劇臉譜色彩”講解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相交流與探討,發表學生對不同色彩的認識與看法,通過對知識點分層,使得不同層次學生能夠對臉譜的造型更加深刻地了解,結合學生對于臉譜色彩的表達,讓學生對臉譜藝術的認知提高了一個層次,對于臉譜藝術內涵有著更深層次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給予足夠的關心,讓學生能夠明白分層學習的原因和目的,分層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數學教學方法與內容,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培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美術基礎知識。例如,在“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按照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層,低層次學生主要是掌握山水畫的藝術特點,了解山水畫的創作背景與創作特點;中間層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掌握山水畫的畫法之后,品味山水畫的意境;高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基本繪畫技巧后,還需要進一步拓展知識面,學會從不同角度欣賞與評價山水畫的特點及所表達的情感價值觀。在學生學習層次提升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加鼓勵低層次學生,讓學生積極進取,更進一步。
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滿足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習需要,培養學生的樂觀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的美術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科學合理的對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分層,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