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立
河北省高邑縣西驛頭學校
以學定教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依據現實學情明確教學方法、策略,這里的學情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需要教師過多的考慮現實實際問題和狀況來展開教學,方可提高學生課堂上的適應性、方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以學定教理念、開展以學定教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由此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現實價值。
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并未考慮太多實際的問題和情況,也因此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沒有被關注、被重視,也由此讓諸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往往有最直接、最明顯的目的,那就是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并提高數學成績,也就是教學的功利性太強,自然會讓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和沒有生機,這對師生雙方而言,都是沒有好處的,為此,想要實現以學定教,還需從課堂氛圍、學生興趣來方面入手,從而改善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從以學定教理念視域下思考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學好數學、掌握數學有著直接的影響,還需從實際出發,不斷的完善課堂教學氛圍,將以往嚴肅的課堂轉變的輕松化,將以往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轉變的愉悅化、趣味化,從而讓學生產生全新的學習感受并獲取更好的學習體驗,方可讓學生卸下緊張、恐懼等心理情緒,方可以飽滿的狀態、更好的心態投身數學數學中。除此以外,數學教師還要關注到學生最本質的學習需求、學習興趣,從而在課堂上加強興趣引導,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得到充分滿足,如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人事物聯系在一起,或者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動畫形式的數學題,方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欲望,便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專注力,利于學生學得更快、學得更好。
在以學定教視域下,數學教師應當看到和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這是一種客觀現象,需要做的就是竭力的尊重,從而對學生一視同仁、不給學生私自貼標簽,這便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在此基礎上,數學教師腦中的優生、差生標簽還需去除,更要認知到每位學生都是優秀的、每位學生身上都有亮點和優點,方可以發展的眼光探尋到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后續方可結合這些特點制定出最適宜的教學方案,切實發揚學生之所長、彌補學生之所短,便可助力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基于此,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賦予每位學生相同的學習權利、學習機會,更要對學習較差的學生給予十足的支持和信任,還要不斷勉勵這部分學生不要放棄,從而讓學習較差的學生有進步的希望和可能。與此同時,還可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給予不同小組不同的學習安排,從而讓因材施教細致化、精準化,可以按照學習興趣進行分組、可以按照學習能力進行分組,更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組,從而匹配不同的學習任務、不同難度的學習問題,從而讓學習較優的學生不斷進步,從而讓學習較差的學生迎頭趕上,方可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便可構建寓教于樂的課堂,便可讓數學課堂更富生機和活力。
為了更好的實現以學定教,數學教師務必加強課堂互動,要知道,課堂互動是課堂對話的重要表現形式,利于學生通過各式各樣的互動增強體驗、增多體會和感受,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所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新時期,不斷關注和加強課堂互動,從而讓學生有機會開發思維、產生靈感。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師生互動單一模式需要被顛覆和打破,除了保留課堂的師生口頭互動,還需增多實踐互動、游戲互動等等多種互動形式,更要創造機會促成生生互動,使得學生的互動形式新穎化、多元化,方可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加深知識了解和認知。
除了關注課堂互動外,數學教師還要盡可能的為學生保留獨立的思考空間,這樣是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激發的,也是利于學生的自主判斷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總之,會讓學生的所想、所思得到更深層次的分析和滲透,便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達成此目的,還需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獨立思考保留出一定的時間,更要做到不打擾學生的思考、不擾亂學生的思考路線,方可更好的強化學生獨立思考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如若學生在獨立思考中陷入吃力狀態并想獲取教師的幫助,教師應當啟迪學生和給予學生一個思考方向,便可讓學生茅塞頓開、更具探究動力,利于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受益匪淺。
教育改革過程中,涌現出了較多的先進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的出現和應用,大大的改善了我國的教育教學現狀,值得進一步研究、分析和實踐,其中就包括以學定教理念。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學定教策略,還需數學教師付出較多的努力和精力,從而讓教學不脫離實際、滿足各項需求,方可讓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方可助力學生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