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瑩
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第二中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可以有利于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以及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這是因為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探索當中,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于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時間、學習的流程等均由學生自主做主,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等來促進學生個體得到持續提升與變化。傳統接受學習中,教師更像是主體,而學生則是在被動狀態下接收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僵硬、機械,所以學生大多較為反感、排斥,且被動接受學習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識。[1]而自主學習作為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相對于傳統接受學習而言,則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由性、探索性,這種學習模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且主動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一直以來學生的學習狀態都較為被動,所以形成了依賴于教師的習慣,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教師來進行傳授,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學習知識。這顯然不利于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更不利于學生個性化、全面化培養。基于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之所以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主動有很大的關系。當教師主動將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要求學生被動接收,那么學生就會失去探索知識的興趣和欲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對教師的依賴,從而無法自己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和思考。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作為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轉變其自身的角色,要從主動灌輸者轉變為知識引導者,就學生的角色而言,教師也需要逐漸幫助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者向主動探索知識者轉變。[2]比如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定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表達、表現、想象、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主人翁的角色,進而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法來引發學生思考、探究;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這些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指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可以實現的,作為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這樣學生才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得到提升與進步,同時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教師只是讓學生預習課文、自主完成作業等,卻沒有教導學生如何預習、如何探究作業,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難以得到培養。[3]以預習為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預習計劃,比如明確預習內容、預習目的、預習流程,指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與同學溝通的方式來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等。這樣學生才可以真正通過預習提前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達到理想的預習效果。
3.應用微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課是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微課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加強對微課的應用,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與價值。比如,在新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視頻來指導學生完整自主預習。在新課前,教師可以結合新課內容制作一個精簡、短小、有趣的視頻,要求學生在家中觀看視頻了解新課內容。[4]這種自主預習方法相比直接要求學生按照教材預習,更為有趣和豐富,且形式更為新穎,更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基于課堂教學內容制作一個精簡的總結性、延伸性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觀看視頻鞏固課程內容,以及根據視頻中的延伸性問題進行自主探索。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可以得到培養。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和必要,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會更加積極、主動,會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創新過程中,其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以及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整體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