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太 張 延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途徑,其他課程與政治理論課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計算機網絡》傳統的教學中人們只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形勢下,我們要深入挖掘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的育人功能和德育元素,將習近平網絡強國教育融入計算機專業知識的講授中,深入挖掘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目標。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網絡強國,并對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規劃。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互聯網認識的不斷深化,這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強國提供了科學決策。
網絡強國建設要確保網絡安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安全問題。網絡強國建設要抓住技術這個核心要素。技術是促進網絡發展空間的核心要素,因此我們必須掌握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這樣我們在國際競爭中才不會受制于人。
網絡強國建設培養人才是關鍵。我們維護網絡安全,進行自主創新都需要依靠人才發揮作用。網絡空間競爭關鍵在人才,因此世界各國的競爭從根本上來講也是人才的競爭。
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加強團結合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社會早已成為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只有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團結一致,才能達到互利共贏的發展目的。互聯網的普及使網絡空間成為人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人們通過網絡來實現交往的目標。建設網絡強國,培育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不僅能凈化網絡空間,更能提升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和社會治理帶來重大影響,也改變著全球經濟、安全和利益格局。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對建設網絡強國提出了很多新論斷,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它在吸取中華優秀文明精華的基礎上,為解決世界發展的難題貢獻出了中國方案,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視人民群眾在網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發揮群眾的輿論監督作用,及時了解群眾意愿,積極回應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讓網絡成為人們交流溝通的平臺,為群眾排憂解難、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確立了法治在網絡空間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要想使網絡空間得以凈化,就必須依法懲處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建設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網絡強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既要增強他們的網絡安全思維觀念,也要把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植入他們的心田,凈化他們的心靈。因此們我們要把更好的網絡安全教育融入到計算機網絡課程當中,在教學實踐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網絡教學的全過程。
在課堂上,通過介紹我國互聯網的歷史并結合案例分析,采用討論教學等方法,提高學生對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同時有效地進行思想上的滲透。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迅速、成績卓著。全球市值前10位的互聯網企業中國占了4位,全球訪問量前20名的互聯網網站中國占了7個。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54億,世界排名第一。4G網絡在全球的覆蓋面最廣,5G網絡的專利數量在全球居于前列,數據技術等新的信息技術發展空前。
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向學生介紹中國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發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來升華學生的愛國之情,讓他們認識到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是立足實踐、尊重實踐的結果,另外也教育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以及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從而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在無線局域網這一章中,通過對“中興和華為事件語境”、“中美貿易戰”的案例分析啟發大家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時事和中國網絡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介紹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飛越式發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結合中興事件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關鍵技術的重要性,明白核心技術必須依靠我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教育學生要堅定“四個自信”,在努力學習中刻苦鉆研,為實現科技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從而實現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和志向。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加強網絡安全宣傳、制定和完善網絡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從2014年起,我國將每年11月最后一周定為網絡安全宣傳周。人們通過宣傳與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技能,提高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2017年6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施行也為我國治網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學生要想維護網絡安全,就應該在使用網絡中避免網絡詐騙、網絡病毒、信息泄露等網絡安全事故,自覺地遵守網絡空間的法律法規,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普及網絡安全法律,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避免校園網上貸款、網絡直播等網絡陷阱;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知名企業,通過了解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開闊視野。結合“熊貓燒香”的事件,引導學生認識到如果“熊貓燒香”事件中的病毒制作者李俊能夠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到保護國家網絡安全等領域工作上他的前途會更加光明,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融入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具體實踐,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安全觀念。今后我們還會積極探索這門課程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思政元素,在課程思政的探索中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例如通過課上和課下活動結合時政熱點、國家紀念活動、特殊節日等開展課程思政。課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敬業奉獻精神教育,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課下利用各種實踐的機會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也可以通過網絡的力量,比如微信、微博、QQ等為學生推送反映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勵志故事和一些具有積極正能量的先進人物事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具體的專業課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感染學生,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從而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