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歷強
(福建省龍海區林業局,福建 龍海 363100)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所有陸生植物提供生存空間和能量。植物的存在可以為人們帶來生存所需的綠色生命,不僅能協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還能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從而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屏障建設。然而,人口增長和經濟繁榮,生物的入侵和氣候的異變,都加大了對森林生態的壓力。面對森林逐漸消失以及生物瀕臨滅絕的境況,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而營造林技術作為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手段,就需要相關部門采取保護行動,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林業產業的不斷深化改革,要想林業產業為國家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就要對林場中的多種植被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和布局。在林地中,根據植被的生長環境、生長習性進行種植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地種植樹種可以讓植物發揮其最大價值,可以保證植被的豐富多樣性,從而發揮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而營造林技術作為林業技術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重要技術,其包含技術、實踐、應用等相關內容,因此,營造林技術更加系統化。
營造林技術對于中國瀕臨滅絕的植物,不僅可以保護瀕臨滅絕的植被,還能使得植被得以繁殖。從一定程度上森林植被消失的速度得以減緩,避免因植被消失帶來的環境破壞。為了使森林得到較好地保護,要采取多種措施。比如可以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可以有效保護生長的植物,或者采取混交林的措施,可以增加植被種類,不僅可以保護森林植物的多樣性,還能保護生態環境。
對于森林而言,除了外力因素以外,破壞森林植物生長的還有有害生物。應用營造林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生物危害,促進森林植物健康成長。營造林技術可以促進森林植物健康成長,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工業化發展,生態環境正在惡化,給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諸如酸雨、霧霾等問題,森林土壤的破壞影響了植物的生長。在土壤質量低、水資源缺乏的地方,需要種植鄉土樹種,能適合土壤環境的植物,做到適地適樹,才能使得生態環境保持平衡發展。

在林業技術中具有針對性的技術,專門針對一種植物進行保護,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營造林技術可以對植物多樣性進行統一保護。另外,最重要的是營造林技術可以保護森林中的珍稀植物,由于人力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影響,導致森林生態環境被破壞,很多珍稀植物面臨破壞甚至瀕臨滅絕的狀態,營造林技術可以保護珍稀植物,并且具有繁殖珍稀植物的作用,從而降低稀有物種滅絕的速度。
森林可以為大多數陸生植物提供能量和生存空間,對于植物的生存起著重要作用。植被多樣化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由于人口增長以及工業發展,給森林帶來不利影響,出現下滑趨勢。營造林技術可以起到保護植被多樣性、有效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
在森林植物保護中運用營造林技術,有害生物是最常見的破壞植物的因素,人工栽培的苗木抵抗有害生物能力相對較差,必須采取一定防治有害生物的措施,才能保護人工栽培苗木不受到病蟲危害。各種有害生物以及病害都是影響森林植物保護主要因素,如果防治不及時,病害生物會通過枝葉相交的情況下蔓延到其他相鄰植物上,所以要在實際存在的情況下,制定有針對性、有效性的措施和預防。
以往營林造林時,很多時候會選擇生長率高的單一植物進行種植,但是會對森林中的空間資源以及土地資源造成大量浪費,也很不利于一些稀有植被的健康成長。因此,要改變以往的營林方式,大量種植多樣植被,豐富植被的種類,保護植被的多樣性。
煉山營林是非常不可取的、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對植物先破壞再改造的形式,在實行過程中會對稀有植物帶來毀滅性的傷害,同時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另外,煉山營林會對森林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導致生態失衡,嚴重影響森林植被的可持續發展,與營林造林技術的初衷完全不相符合。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營林造林技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但是完全忽略了對于植被后期的保護工作,一些亂砍濫發、破壞環境以及大型家畜放牧的現象普遍存在,給森林的植被帶來一定的傷害,不利于植物多樣性的生長,造成森林植物存活率低等問題。因此,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對森林多樣性植物進行保護,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是應用現代營造林技術進行植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方面,應該積極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手段對植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因此在技術理念上創新最重要。但是就目前的營造林技術運用來看,仍然缺乏創新理念,在運用營造林技術前缺乏深入研究和分析,采取比較粗放式的理念,很多前沿以及有效的現代化營造林技術還沒被完全采納和運用。比如,目前我國對于相關的營造林技術掌握不夠全面,在對植物多樣性保護中,缺乏現代化營造林技術運用理念,在營造林技術運用過程中不能忽略植物多樣性的實際情況,缺乏整體性和全局性考慮,很多時候在植被多樣性遭到破壞以后才意識到現代營造林技術的重要性,但是為時已晚。
營造林技術人員要對森林加強監督和管理,一旦發現森林遭受有害生物破壞,要根據森林有害生物破壞程度及時采取預防和保護措施,以免森林植被遭受更加嚴重的侵害,這是作為營造林技術人員最主要的工作。與此同時,科學的預防和保護措施,要從森林的經濟、生態、社會以及多個角度開展預防工作,要遵循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不斷更新植被保護理念,在植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開展森林有害生物預防和治理工作。另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從其根源入手,提前做好防護最重要,避免有害生物發生陷入被動治理局面。為了給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林區的工作人員要定期對植被做好有害生物檢查工作,同時還要盡量避免化學藥品的使用。只有將健康的生長環境并且同時滿足植物正常生產需求,才能將植物病蟲害降到最低,才能有效保護森林植物。
混交營林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是目前林業技術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模式,混交營林可以合理地規劃森林空間,充分利用森林空間資源和土地資源栽培多樣性植物,可以豐富林場植物的種類,并且能夠隔離或減緩森林病蟲害傳播和漫延,有效降低有害生物發生率,對于稀有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從而協調森林植被與環境的關系,保持生態平衡。混交營林的好處就是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適宜的苗木進行種植,提升了苗木的生長質量。
另外,混交營林還要根據苗木不同的生長特征,對林區種植空間進行合理規劃設計,依據林區的自然條件,開展育林工作,擴大混交流的種植范圍,進行科學施肥和管理,給混交林的生長提供有利環境,從而不斷提升林業經濟效益。
由于森林中存在很多動植物,煉山營林會對生長的動植物造成傷害,也會降低稀有植物的生存率,煉山營林會導致它們消亡,而林區擁有較大面積的綠地,所需經濟投入較小,因此禁止煉山營林才是最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也更加符合目前綠色發展理念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對于環境保護起著重要作用。營林作業中應該推進禁止煉山的作業方式,要保護林區內的植物多樣性,在不提倡煉山作業方式的情況下,還能夠對林區土地的質量以及濕潤度做到有效保證,從而促進自然植物的健康生長發育,林業生產也得以保障。
另外,在自然界中生長的植物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森林中有益的動物可以防止植物有害生物的侵害,促進林區植被的生長。
實行科學的封山育林措施,就是在林區苗木生長的關鍵時刻做好管理和保護,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家畜等原因對森林植被的破壞,可以有效優化林區環境以及保護稀有植物的健康生長。與此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畜的破壞,從而提高森林植物的存活率。然而營林造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森林的保護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林區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定期對于森林進行檢查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營造林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營造林技術,采取科學封山育林的措施,為林區的保護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提高植被的生長率。科學的營林造林需要堅持森林資源科學管理,優化營林造林的技術手段,我們要對從事林業工作的人員對于給予一定的重視。并且從管理機制上可以試試多級別責任制度,應建立相關的部門進行監督,相關部分也可以到村鎮進行相應地工作指導,同時也可以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
在植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應用現代化營造林技術,一定要對現代化營造林技術進行創新,尤其是在營林造林發展中,運用現代化營造林技術,可以有效保護森林多樣性植物的生長。這就需要在林區技術人員實施工作中,將植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現代化營造林技術應用體系中,使用前沿、有效的技術。與此同時,可以為植物多樣性構建保護體系,對于植物多樣性的保護要從全局性、整體性以及戰略性考慮,采取科學合理的營造林技術對植物進行保護。比如,從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入手,加強綠地建設,實現綠地與苗木有效結合,既要重視苗木的多樣性發展,還要考慮綠地建設的綜合性,促進兩者協調發展的同時,還能起到保持生態平衡的作用。
綜上所述,森林作為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對于我國綠色發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森林不僅可以為動植物提供能量,還能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為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提供有力保障。但是由于人為因素、有害生物因素以及家畜放牧等因素對于森林的破壞,導致生態失衡,不利于稀有植物的生長以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工作人員對植物保護要引起高度重視,不斷提升自身營造林技術水平,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規劃森林空間,豐富植物種類的同時,做好植被的監管工作,促進生態平衡的同時,提高林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