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揚
仙源南溪,幸福江城。
自2020年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以來,宜賓市南溪區規劃與治理齊行,圍繞“市區一體、以業興區”目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再上新臺階,城區面貌與居民生活更迭出全新氣象。
2021年國慶前夕,南溪區輕化工園區安置小區——和諧家園選房工作正式啟動,來自裴石鎮油房村、中壩社區的征地拆遷戶紛紛到場排隊,在一片熱鬧中展望即將開啟的美好生活。
2011年,南溪撤縣設區。十年時間里,新城建設、老舊城區改造、棚改搬遷工作持續進行。在與宜賓市主城區相隔一定距離、農業人口向城區轉移的客觀現實下,如何彰顯城市活力、構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圖景,一直是南溪區積極建設的方向和動力。
2021年3月17日,南溪區建設“幸福宜賓”十大工程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工程項目共66個,項目總投資15.774億元,均要求在同年及次年竣工,內容涵蓋城市交通功能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社區黨群活動陣地提升等10個方面。
相關負責人表示,“集中開工的每一個項目都是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幸福工程、美麗工程、責任工程”,項目建成后,“讀書難、看病難、買菜難”等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將更加通暢,城市功能將更加完善,文化體育設施將更加健全,便民服務也更加快捷。
在大刀闊斧搞建設的同時,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南溪區城市居民數量和居民小區數量迅速增多,居民素質、物業管理問題逐步凸顯。
羅龍社區位于南溪區羅龍街道,由3個棚改小區組成,社區居民構成復雜、遺留問題多、管理難度大。羅龍街道從實際出發,將個人信用融入社區治理工作中,創新“1233”信用治理模式,著力建立以信用數據為基礎,剛性的制度約束為手段,規范居民日常行為,激發居民自律意識,實現“以信為本,高度自治”的小區治理目標。
據羅龍社區黨委書記張偉介紹,信用治理模式由社區“兩委”負責人+物業公司負責人+駐區單位負責人+居民代表+樓棟黨小組長五方成員組建社區征信議事會,統籌社區征信信息的收集整理、審定、公布等工作。社區對轄區內年滿16周歲以上的社區居民信息進行了搜集,建立《社區個人征信花名冊》,目前社區內878名黨員和15484名居民均納入信用管理。
張偉說:“社區居民每人設信用基礎分100分,將志愿服務、尊老愛幼、文明舉止等10項正面行為納入加分類,對亂停亂放、亂搭亂建、尋釁滋事等12項負面行為納入扣分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社區黨員實行差異化管理,要求社區全體黨員每季度必須參與1次社區志愿服務,違規行為雙倍扣分,消除違規雙倍付出?!?/p>
在具體操作中,信用治理模式有兩個亮點——
首先,社區工作人員每月在公告欄發布“誠信紅黑榜”,宣傳誠信模范事跡,發布居民守信和失信行為,每季度還將開展“誠信進社區”“言而有信”等宣傳活動,實現學習有榜樣、活動有載體。同時通過互聯網建立線上社區征信管理平臺,居民通過手機登錄個人賬號,即可查詢個人守信、失信行為和加扣分情況等信息,并且社區“征信議事會”每年會對居民的得分情況進行考核,劃分為S、AAA、AA、A、B、C等6個等級,并錄入社區征信管理系統,作為居民優先享受社區服務的重要參考。
其次,信用積分在社區內部可以當作“硬通貨”使用,居民每年信用積分超過一百分的部分可以前往社區共建的“社區書屋”“文化部落”等各類文化服務中心,免費兌換上門維修、水電費代繳等社區服務,也可兌換生活必需品。另外,“誠信示范戶”評選的個人征信情況會通報給居民所在單位,作為單位年度評先評優或者資格評定等方面的參考指標。
“先進示范與約束警示同步走”,通過建立社區信用治理體系,羅龍社區不文明行為大大減少,鄰里關系、干群關系更加融洽。
而在老舊小區改造上,南溪區著力完善基本功能、基礎設施,解決建筑物破損、環境臟亂差、市政設施不完善及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落實“市級推動、區級負責、街道實施”工作責任,充分發揮社區溝通協調作用,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
在這其中,南溪區尤其注重以居民改造意愿為主,積極引導小區居民主動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要量力而行,高效實施,根據資金籌集情況,合理確定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不增加居民負擔和政府債務。
在治理上,南溪區探索形成“院巷出題、聯盟答卷”的老舊小區院巷治理模式,構建了社區黨委、院巷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三級組織體系。同時制定《南溪區物業服務企業規范化管理考核評分細則》,每季度組織開展物業管理“三優三差”考評工作,對小區業主滿意度、服務水平、問題整改等方面實施測評,并將得分情況與服務收費標準掛鉤,有力推動了全區物業服務水平提升,服務隊伍不斷壯大,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
2021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培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要求建設100個左右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勢突出、創新功能完備的重點特色園區。其中,以食品飲料為主導產業的南溪經開區成功入選。
多年來,南溪區白酒產業發展已成規模,今良造、天成、六尺巷等酒企發展穩定且后勁十足,并與當地農業產業密切配合,成為南溪綠色食品工業的代表。2020年,金喜來酒業榮獲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南溪區白酒產業總體實現年營收82億元。
據悉,目前南溪正著力打造全國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預計到2025年建成10平方公里酒類食品園區,白酒產能突破20萬噸,實現營收500億元、產值460億元。面對省重點特色園區培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南溪區也在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增強園區承載能力、強化創新平臺、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深入實踐。
此外,南溪區也通過建強孵化載體、優化創業環境、健全招商機制等舉措,引導返鄉人員創業,吸引企業入駐園區,支持“歸雁”力量充實產業實力。
近年來,南溪區西部創業園和川商返鄉投資科技產業園建設不斷推進,預計總投資35億元,建成總面積約26.86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孵化器用房,打造“歸雁創新創業核心圈”。在鑫宇鉆石城、南溪古街、時代香街等商業聚集區劃定專屬區域,引導返鄉創業人員圍繞城市服務就近就地創業,打造“歸雁示范街區”。目前,園區入駐企業358戶,示范街區吸引經營主體256個,帶動就業3.6萬余人。
行政上,南溪區出臺《關于擴大開放、重點支持產業類項目投資十條政策》《南溪區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辦法》,通過“兩獎三減半”稅收獎補等方式,吸引資金回流、項目回遷。制定《貫徹落實宜賓市“農八條”實施細則》,支持返鄉人員創辦產業化企業,對新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萬元以上的,按其投資額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補。開辟“歸雁”綠色通道,實施“一站式”審批和貼身式服務,將返鄉創業行政審批提速90%以上。
招商機制上,南溪區有針對性地對接外省的四川商會,組織會員企業實地考察;包裝推出白鵝養殖、康養旅游、服飾產業等返鄉創業項目22個,總投資額達41.7億元;建立以商招商機制,鼓勵徽記食品、今良造酒業等本土企業,圍繞產業鏈條開展補鏈招商,成功引進正一集團、惟熙生物等產業項目19個、協議總投資32億元。截至9月,累計回引返鄉創業人員3352人,創辦各類經濟實體486個。
(宜賓市南溪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