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香
[關鍵詞] 鄉村振興;特色鄉鎮;松下鎮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松下鎮人民政府
受自然地理、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經濟要素等的影響,各個地區之間的發展環境存在一定差異。如何利用不同的條件找到有效措施,大力發展特色鄉鎮,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實現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鄉村振興與特色鄉鎮發展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前者屬于后者的精神指導,后者是前者的具體體現。鄉村振興作為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發展特色鄉鎮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特色鄉鎮建設必須依據本地特色,一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基礎設施建設,如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性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與眾不同的特色產業。具體而言,各個地區要以多元化、多樣性等為發展方向,完善或重構自身產業體系,以避免地區發展同質化,造成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因此,各個地區應立足自身實際,全面剖析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為發展理念,以國家政策為導向,挖掘培育本地特色產業,如現代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產業、特色加工等。
松下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最南端,擁有豐富的濱海漁業資源,天然深水良港松下港就位于此,是長樂區的經濟強鎮。花邊是松下鎮的特色產業,松下鎮有“中國花邊名鎮”之美譽,也是現中國唯一的花邊名鎮。同時,人文旅游資源豐富。
近年來,松下鎮盡管采取了各種措施,打造本地產業體系,如“一黑一白一綠”產業集群,同時加大投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居民日常生活條件,如增壓泵站提升供水能力等。但該鎮多數村莊在旅游、文化等產業發展上仍處于落后狀態,使全鎮特色產業體系難以形成。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特色文化發展意識,未充分利用本地獨有的特色文化資源。二是缺乏專業人才。盡管該鄉鎮引進了一些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些人才同特色鄉鎮發展匹配度較低,難以充分施展才能帶動鄉鎮發展。三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引領和區域聯動發展。該鄉鎮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開發利用特色產業因缺乏統一的規劃而致使村莊在發展中各自為政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同時,與相鄰地區聯動合作發展較少,停留在封閉式自我發展層面,如旅游資源聯合開發等,致使難以形成完整的特色產業鏈條和體系。
松下鎮目前擁有針織經編花邊品牌、革命文化基地、海島產業等特色資源,對此,要圍繞現有特色產業,強化發展要素支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形成特色產業體系。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松下鎮的特色產業發展應從文化和旅游兩個方面展開,從而推動產業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最終目標。
——強化宏觀要素支撐。一是要充分挖掘現有特色資源,為特色鄉鎮發展奠定基礎。松下鎮擁有豐富的海洋產業資源和革命文化資源。首先,要全面梳理自身獨有資源,挖掘特色內涵。梳理該鎮特色產業基礎發現,松下鎮目前擁有針織經編花邊品牌、革命文化基地、海島產業等特色資源,且部分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對此,要圍繞現有特色產業,強化發展要素支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形成特色產業體系。其次,要立足本地放眼未來,整合本地資源,制定詳細的鄉鎮特色發展規劃。一方面通過挖掘整合該鎮垅下村土地革命時期遺跡,以及松下村抗日戰爭先進人物和事跡等,打造具有“游學”特色的革命基因傳承基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另一方面,通過開發東洛島旅游地、御國山風景區,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閑、學習為一體的旅游體系,打造海洋旅游勝地。與此同時,根據資源挖掘情況,精準定位發展方式,通過傳統文化+旅游、革命文化+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實現自身特色產業發展,比如“打造具有觀賞和學習性質的生態旅游博物館”“有實踐捕撈的近灘海洋垂釣、捕撈場”“有娛樂和休閑要素的海洋美食一條街”等。
二是要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特色產業跨界跨越區域聯動發展。要立足于市、區所制定的區域特色發展政策、制度,聯合本地其他鄉鎮進行特色發展,形成區域公用品牌。一方面要依據區域整體規劃,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海洋歷史資源,如鄭和文化、福船文化及船政文化等,并以此聯動其他鄉鎮編排特色文藝會演活動,以在推廣本地文化的同時,實現特色化發展。另一方面要圍繞本地大型特色活動,如海絲國際旅游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國際漁業博覽會等,升級自身特色產業,如在更加智能、綠色等基礎上形成的水上運動基地、海洋度假村等旅游產業體系。此外,為保障旅游資源合理開發,松下鎮還應以避免同質化為目標做好產業規劃布局,整合旅游資源形成特色服務保障體系等。
三是要圍繞本地核心特色產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松下鎮要圍繞針織經編花邊品牌、海島旅游等特色產業核心,大力發展其他相關特色產業,如服務業、制造業等,以形成產業發展閉環,推動特色產業深化發展。要引導本地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如革命文化和旅游融合,紅色傳統+海洋+旅游融合,或其他服務資源的融合發展等方式。在發展過程中,為避免資源浪費,要深入調研消費者對本地特色文化發展的期望,推動能提升農民收入的特色經濟發展業態,比如捕撈業、養殖業、冷凍加工、銷售、農家樂等產業形態和體系。同時還要做好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避免因過度開發而造成資源和環境的破壞。
——系統豐富微觀發展元素。一是要完善本地產業發展規范制度。松下鎮應依據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省、市、區法規和制度等,引導本地特色產業規范發展,如特色產業的節能減排,特色產業的合規、合法經營等。同時,要依據本地特色產業發展趨勢,以動態性政策修正旅游產業方向偏離等問題,保障其發展不偏航、不走樣。
二是要完善本地基礎設施建設,如要依據本地特色產業發展需要,以本鎮村民健康、生活質量提升為中心,完善供水、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鄉村宜居、宜業。具體操作上,建設鄉村標準化道路、廁所等,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基本設施,如建設花邊路燈等。在此基礎上,要大力發展第一、第三產業,實現本地居民經濟收入的提質增效,如引導、支持本地居民投資或學習相關職業技能,創新方式發展新業態,充分激活本地特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
發展特色鄉鎮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路徑,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顯著的作用。要深入剖析自身資源特色,挖掘自身發展潛力,并以此為依據打造特色產業體系,不斷健全鄉村產業發展鏈條,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