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顯江 韓先祥 楊明輝 楊超 趙躍
為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銀行作用,從2018年起,雅安農商銀行在全市全面推進了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已覆蓋全轄191個行政村,有效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更注入“一站式”綜合服務功能,逐漸成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新支撐點。
隨著農村金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綜合化,雅安農商銀行原有的便民金融服務點僅能提供查詢、轉賬、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服務功能較為單一,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已不能滿足農村金融服務和業務發展需要。
從2018年開始,雅安農商銀行在四川農信系統率先試點,將原便民金融服務點升級為農綜站。
農綜站選擇在無營業網點的鄉鎮,消費需求旺盛,人流量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站,并按照“門頭有店招、門口有掛牌、桌面有標識貼、墻柱有公示牌”的標準模式,規范布放掛牌和信息公示牌、桌牌等。站內設置金融服務區、電子商務服務區、金融服務工作區三個服務區域,提供轉賬匯款、消費、水電氣費繳納、社保醫保繳納、手機充值、惠生活平臺購物、農副產品代銷等一系列金融服務。
在管理上,采取銀政共建、銀企共建、經營實體共建等模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聯建合建,融合金融服務、電商服務為合作主體業務賦能。同時,通過開辦農民“金融夜校”、開展黨支部“雙基共建”、開展“惠生活”電商平臺特色農產品銷售等活動,使農綜站成為推廣金融知識下鄉的宣傳服務站,成為“村級財務公示”和民政計生等政務的協同服務站,成為推進精準扶貧,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的農村地區物流集散配送中心站,進一步提升其綜合服務能力。
在運營上,按照服務功能多元化、基礎建設標準化、運作管理規范化的要求,著力推進業務培訓制度化、業務操作程序化、金融宣傳經常化、檔案管理電子化、風險管理常規化“五化”建設。建立業務培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業務培訓、警示教育;制定操作流程,嚴格按照業務處理流程規范辦理每一筆日常業務;積極普及金融知識,提高村民金融詐騙防范意識;健全完善電子檔案信息和檢查制度,定期不定期開展風險排查活動。
根據合作共建的基本原則,雅安農商銀行因地制宜創新了銀政、銀企等農綜站建設運營模式。
——銀政合作模式。一是完成與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以此為契機對接民政局、公安局、社保局、司法局等部門,逐步將下沉到村級的農業類、社保保障類、醫療保障類、民政類、殘疾人保障類、林業類、退役軍人類、食品安全類共36項行政業務融入服務站中,切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一站辦結解民憂”的便民服務理念。二是與中國電信戰略合作,將服務站和益農信息社的功能整合,共同受理辦理金融、話費充值和寬帶安裝等服務,共同推廣“蜀信e·惠生活”互聯網金融和電商平臺產品,助推智慧農村建設,實現金融服務、寬帶受理的同時,推動平安鄉村建設,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建設幸福和諧、安全穩定的鄉村環境。三是與中國郵政合作,在服務站設置快遞攬收業務,推動在村級代辦點設置代理號,延伸農村物流,讓農村居民享受便利的普遍快遞服務,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四是與中國人壽保險合作,全力推廣農業、民生保障類保險,將投保宣傳、承保、理賠服務等流程下沉到村一級,防范、化解村民生產生活中的風險。通過與多方資源的跨界融合,攜手打造集行政代辦事項、基礎金融服務、話費寬帶受理、快遞郵寄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將農綜站打造成為“距離群眾最近一站”和“服務鄉村最全一站”。
此外,雅安農商銀行還依靠省聯社金融科技和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一方面結合服務站深度共建推出了全新的金融智能EPOS,將基礎的金融服務與政務服務、村務服務、生活繳費、就醫掛號等功能全面融合,從技術層面推進了服務站深度共建。另一方面在城區創新推廣“蜀信e貸”互聯網貸款、在農村創新推廣“農e貸”,提供“自助申請+零紙質資料+額度循環使用+最快當天放款”,全面開啟智能貸款“無接觸服務”信貸產品服務模式,使原來需要1小時在柜臺辦理的信貸業務,現在僅需5分鐘即可在線上辦理。
——銀企合作模式。一是與當地供銷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供銷社旗下農資、農技商戶網點渠道開展信貸、電商批量合作,有效分流農商銀行營業網點小額取款、代收代付等業務,實現農商銀行存款資金歸集、貸款業務轉介、電子銀行業務拓展等功能。二是選擇與鄉村人群密集、百姓認可度高的小超市、小賣部、診所等經營實體共建合作,提供小額取現、水電氣、社保醫保等生活繳費服務。三是選擇在產業基礎較好的村創建農綜站,信貸支持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特色農產品入駐電商平臺“扶貧專欄”,帶動周邊貧困村、貧困戶聯合經營,促成“村聯村、戶幫戶,金融幫扶、抱團發展”模式。
銀政合作模式下,雅安農商銀行名山區百丈鎮解放村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與該村村委“解放驛家”(黨群服務中心)聯動,共同聚焦茶旅融合發展。一是開展“整村評級授信”工作,目前,已對解放村(原銀木村)466戶農戶全部進行評級授信,評級授信面達到100%,授信金額達3780萬元,已為有需求的農戶投放信用貸款73筆,貸款余額368萬元。同時,由于當地較好的茶產業基礎,金融活躍度高,信用體系建設針對性強,該行30多年來在該村發放的貸款無一筆不良。二是大力發展當地茶家樂、民宿旅游等茶旅融合相關產業,為起步階段的茶家樂、民宿酒店配套2—3年的裝修貸款特色產業專項貸款產品,為經營階段的茶家樂、民宿酒店配套流動資金貸款,先后信貸支持該村旅游環線農家樂11戶、金額170余萬元。三是充分發揮“蜀信e·惠生活”平臺功能,將當地特色民宿酒店、農家餐飲、特色手工茶業主等吸納為平臺商戶,在全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讓村民守著家門掙錢。四是依托旅游民宿協會、手工茶制作協會等,共同吸納和培育生產能手、經營能人等鄉土人才,選聘外來企業家、創業者作為榮譽村民,通過夜校開展農技和運營管理培訓,為解放村帶來致富信息,培養鄉村人才。
銀企合作模式下,雅安農商銀行在名山區車嶺鎮水月村,借力當地供銷社農資產品銷售渠道優勢,開展信貸、電商和鄉村金融服務站(點)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信貸、支付結算和“蜀信e·惠生活”電商等“一站式”服務,讓農戶“最多跑一次”。同時,創新“農資農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資銷售+資金結算”“農業生產綜合服務中心+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等模式,通過站(點)對供銷社上下游、周邊客戶,提供優先、實惠、快捷服務,實現存款資金歸集、貸款業務轉介和電子銀行業務拓展。配套提供“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物流中轉等服務,實現共贏互利,攜手助力鄉村振興。
此外,雅安農商銀行還推動與商家合作的模式,一方面為鄉村小超市、小賣部、小診所、小茶館等經營實體,賦能智能POS機、點鈔機、保險柜和“蜀信e·惠生活”等金融服務,將小額取現等業務引導到站(點)辦理,極大分流了門柜業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站(點)業主久居當地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協助開展存款組織、貸款轉介、手機銀行、惠支付等業務的拓展轉介,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該模式站(點)共辦理業務95398筆,交易金額5201萬元,其中小額取現交易41580筆,交易金額達3036萬元,農村客戶拓展面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