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航
近年來,大英農商銀行始終不忘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圍繞“三農”一個核心、搭建兩個平臺、完善三大體系、探索四個模式,深耕縣域農村金融市場,凝聚金融力量打造鄉村金融新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底,四川省聯社遂寧辦事處與大英縣人民政府共同簽訂《共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簽訂以來,大英農商銀行黨委高度重視并積極貫徹落實。一是將全行23個鄉鎮網點機構投入到“三農”金融服務,對“三農”信貸業務優先審查審批,貸款規模足額保障,從政策上保障“三農”業務發展。二是圍繞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加大“卡貸通”“農保貸”“蜀青振興貸”等特色金融產品,以及“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康養”“農業+文創”“農業+電商”融合發展模式的創新推廣力度,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三是聚焦鄉村振興,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大力支持“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支持農業產業鏈、縣域園區集群、特色產業發展,全力滿足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主體新要素新業態的金融需求。
截至9月底,大英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43.66億元,涉農貸款占比達到68.31%,切實發揮了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2021年,該行計劃投放鄉村振興貸款10億元,其中支持農戶、種養大戶及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5億元,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建設3億元,支持鄉村基礎建設2億元。
一是積極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今年2月,四川農信遂寧辦事處與大英縣人民政府簽訂《政銀戰略合作協議》,將農商行的融資優勢和地方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有機結合,授信100億元,大力支持大英醫療衛生設施、教育設施、養老托育設施、文旅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縣城智慧化改造等建設領域,全力支持大英打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
二是積極搭建“銀村直連”三資平臺。全力投入“三農”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用,把村級財政賬戶營銷作為拓展農村客戶抓手,抓細抓實“銀村直連”工作。截至6月底,大英農商銀行銀村直連系統已完成建設,全縣所有行政村已通過銀村直連系統進行財務管理;已完成全縣168個行政村賬戶開立, 賬戶覆蓋率100%;已完成90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開立,賬戶覆蓋率56%。
首先,完善組織體系建設。大英農商銀行建立了總行牽頭、各部門網點聯動的對接營銷機制,總行層面負責對接縣委縣政府、各部門及城區網點負責對接縣直部門、鄉鎮網點負責對接本場鎮政府及村社,以便及時了解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和舉措,從而明確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重點與方向,實時調整服務措施與產品體系。
其次,完善激勵考核體系。為激發全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進一步優化了縣域“三農”業務績效考核體系,專項設置了涉農貸款、金融扶貧貸款、農戶貸款、縣域民生代理業務、鄉村電子機具布放等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考核指標,加大考核結果與業務授權、資源配置和領導班子獎懲的掛鉤力度。同時實行差異化的評價政策,確保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再次,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制定“走千訪萬和整村授信”工作方案,逐戶建立信用檔案,并逐步實現整村批量授信,全力推動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利用鄉村誠信宣傳隊,充分發揮村兩委作用,積極參與農村金融安全區建設,配合政府做好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和農戶信用檔案庫建設工作,探索對接政府推動創建“信用鄉村、信用戶”治理,穩妥推進“信用鄉村”農戶信貸模式,嘗試與政府共同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信用激勵約束機制;持續開展“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充分利用流動宣傳車在農村地區做好金融知識及信用知識的宣傳工作,強化農民金融意識、誠信意識和風險意識,切實改善農村信用生態環境;抓細整村授信工作,對種養戶、家庭農場、返鄉創業等客戶群體實行名單制的逐戶走訪、逐戶評級、逐戶授信。截至6月底,累計已完成23個村社整村授信,今年新啟動50個行政村整村授信,已授信8330戶,授信金額2.5億元,已用信1621萬元。
積極探索特色支行服務模式。根據縣政府以玉峰為核心區,輻射河邊、象山建設省級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以隆盛為核心區,圍繞農環線和遂大快捷通道帶動金元,建設國家級優質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以蓬萊為核心,輻射卓筒井、河邊、天保,建設省級優質柑橘現代農業園區;以特色產業為核心,兼顧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提檔升級“宋井桃蹊”鄉村景區為依托,將玉峰支行、河邊支行、象山支行三個支行打造成糧油支行,將隆盛支行打造成中藥材支行,將蓬萊支行打造成柑橘支行,將卓筒井支行打造成景區支行。各個特色支行組建專項金融團隊,開展支行對產業的“一對一”定制服務,為三個園區中農戶、種養大戶、合作社提供信貸資金需求。
積極探索智慧鄉村服務模式。把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支撐,建立起85個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將電商平臺、精準扶貧、信貸管理、便民服務、雙基共建等便民服務功能深度融入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打造多層次、立體式、全覆蓋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完成電費、話費、燃氣費、社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各項生活繳費,通過四川農信“惠生活”電商平臺,真正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惠民服務。
積極探索精準投放服務模式。找準市場定位,以走千訪萬、整村授信、精準扶貧等工程為主要載體,大力拓展“三農”業務市場,深度挖掘“三農”市場需求;抓好分層次的營銷對接,從總行領導到機構負責人分別建立分層次的營銷體系,選派1名員工到縣金融辦掛職,深度參與和服務縣政府和有關部門金融需求;完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一戶一策,制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貸款利率;強化營銷拓展推進擴面強基,堅持“走出去”,不斷優化“走千訪萬”工作機制,加大科技賦能,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立體服務體系,夯實客戶基礎。積極開展走商圈、進社區活動,今年上半年累計走訪個體工商戶2237戶,累計營銷存款1340萬元,貸款1.2億元,用信覆蓋率29.39%。
積極探索優化流程服務模式。建立快速處理機制,提高信貸業務審批效率,優先滿足鄉村振興資金需求。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建立鄉村振興相關信貸業務審查審批快速通道,對鄉村振興的信貸業務實行優先審批,提高信貸業務審批效率,及時向客戶提供優質高效信貸服務。對與鄉村振興相關,上報資料完備的貸款業務,要求在上報的當天內完成審查審批,對貸審會審批的貸款要在上報的2天內完成審查審批。
(大英農商銀行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