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粲
摘要:歷史知識在現在的教育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構成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獲取的部分。歷史知識索然是過去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但是由于人們缺乏對歷史的了解使得近現代歷史中很多人們熟知的歷史觀念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的歷史文物和遺跡的發掘而出現改變。這些新發掘的歷史材料雖然會推翻人們對于歷史的認知,但是對于準確認知歷史,研究歷史而言十分重要。因此人們應當認知歷史,研究歷史,從多方面共同努力,構建符合時代精神的后現代歷史知識體系。
關鍵詞:歷史知識;后現代;當代歷史
一、后現代知識觀對現代知識觀的沖擊
所謂的知識觀,其本質是人們對于知識的性質、價值以及規范的根本看法??v觀人類的整個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知識發展過程中出現四個知識觀,他們分別是原始知識觀、古代知識觀、現代知識觀以及后現代知識觀。所謂的現代知識觀,其最早的轉變時期也可追溯到16世紀,隨后現代知識觀不斷地發展,直到20世紀中期,現代知識觀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后現代知識觀隨之出現。
現如今后現代知識觀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這個時期的后現代知識觀的具體內容并沒有固定。但是這些不同的觀點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共同性,對現代知識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其主要表現為從客觀性到不確定性,從普遍性到個體性,從中立性到價值性。后現代主義中主張知識具有不確定性、個體性以及價值性,歷史知識的后現代轉型也應當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二、歷史知識的后現代轉型的具體策略
(一)從客觀性到不確定性
現代知識觀中的客觀性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客觀存在的,是客觀反應事物本質的理論所在,在現代知識觀的影響之下,人們對于歷史知識的研究和看待也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同時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之下,人們對于歷史事物和歷史遺跡的分析都是按照統一的論調,如果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發現或發掘出了與現有的歷史知識不符合的歷史文物或是歷史遺跡,那么人們往往會認為所發掘出的這些歷史遺跡或歷史文物的真實性存疑,或是認為所發掘出的歷史文化或歷史遺跡與初步認定的歷史時段不符,亦或是認定其所蘊含的歷史知識是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而在后現代化知識則與現代知識中的客觀性恰恰相反,后現代知識觀則認為知識本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即使是同一個知識點,其所表現出的意義也不相同,在不同的環境之下,人們對于同一知識點的認知也會存在差異。而在后現代觀點之下的歷史知識也應當存在著不確定性。例如現如今的吳川地區,那片區域早在新時期時代吳川先民古越族人便已到嶺南鑒江下游一帶繁衍生息,且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而在同時期,嶺南地區卻是一篇荒蕪之地,經濟和文化發展緩慢。若是沒有秉持著后現代歷史知識理念去進行研究,那么吳川地區的歷史發展認知便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二)從普遍性到個體性
現代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在這種觀點下,只有同時具備客觀性以及普遍性的知識才能被稱做知識。同時現代知識觀還認為知識本身并不能具有個性,應當剔除所有與個人情感和社會因素有關的部分,并將社會與部分稱之為真理,也就是所說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之下,知識應當能夠被廣泛普及,被不同地區,不同思想以及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所認同,且不能對其產生質疑,更不可對其進行更改。但是正是由于質疑和探索,人類的知識和文化才能發展到如今這個水平。且即使是同一個知識,其在傳播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其難以得到統一的認知,這種困難也使得知識具有一定的個體性。從普遍性轉變為個體性的轉變過程應用于歷史知識上也同樣試用。過去所發生的歷史雖然是固定單一的,但是對于歷史的評價并不統一。隋煬帝大修運河,是一件典型的“過在當下,功在千秋”是壯舉,若是站在收到受到運河利益的后人角度看待,其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這件事卻十分勞民傷財,以至于英年早逝,難以做出更多的壯舉,屬實惋惜。
(三)從中立性到價值性
在現代知識觀的觀點中認為,知識就是客觀事物的具體體現,其本身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并不會輕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其發生改變。所謂的知識,其是脫胎于經驗,從經驗中獲取,因此其具有絕對的理性,這種絕對的理性也使得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中立性。知識的中立性與人們所信奉的神一樣處于中立狀態,因此人們對于現代知識十分崇拜,再加上現代知識使得人們從愚昧無知的王權中脫離出來,因此很多人認為現代知識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福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知識并非絕對的中立,其存在一定的價值性,也會因為社會價值的影響才出現改變。后現代知識觀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為了滿足當代的價值構建而形成的既定事實,即使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去進行觀察和分析,所得到的結果也并不是完全客觀地。歷史的后現代轉型中,需要充分地體現其價值性。例如在原始部落時期,人們對于圖騰的信仰程度十分之高,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不再信奉圖騰,這就是知識價值性的具體表現。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如今知識觀正在從現代知識觀逐漸轉變為后現代知識觀,在此背景之下,歷史知識也應當進行后現代化轉型。通過后現代知識觀的具體理念與歷史知識的有效結合,使得歷史知識實現完美的轉型。
參考文獻
[1]何平. 超越現代——論歷史知識的后現代轉型[J]. 學術研究,2009(8):101-107.
[2]郭蕾. 后現代知識觀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 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DOI:10.7666/d.D67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