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煜波
記得西方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育不應該使學生厭惡學習,而應該使學生有一種不可抵擋的吸引力誘導著學習。”而這種不可抵擋的吸引力就是興趣。讓學生真正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使學生樂學、會學,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有興趣學習會事半功倍,相反,逼迫下的被動學習則事倍功半。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體會到:低年級學生天真浪漫、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因此,在教學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采取了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談談我對如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一些想法以及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情感,喚起學習興趣
情感是溝通師生間心靈的橋梁, 師生間只有有了情感的結合和共鳴,才能產生教育的因子。每當我面帶微笑走進教室上課時,學生們也會用同樣的微笑回報我,這時候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瞬間拉近了,學生緊張的情緒減少了,我的和藹的語言打動了學生,大家都樂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討論,從而削除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的只是一個大姐姐在和他們一塊學習,一塊交流,做他們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師的微笑,能感染學生,能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微笑可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可增加師生的情誼,可使學生“愛屋及烏”,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誘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佳動機是對所學材料本身感興趣。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1]因此,在導入新課或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學習時被一種愉快的氣氛所陶冶、感染,從而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低年級學生好奇心特強,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刺激而激動、興奮。因此,合理創設學習環境,可以引起兒童對學習的興趣。數是由問題引起的。因此,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策略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探究問題。
例如學習“認識人民幣”時,在課堂上布置一個“小小超市”,根據買賣貨物的情境,讓學生帶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不等的人民幣共1元在超市中買東西,活動中要求:用所發給的錢,看誰買的東西多,買的東西好。買后要進行評比,活動后進行集體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買了哪幾樣商品,每樣商品多少錢(分別用分、角來表示)。通過活動,學生不但認識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換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周圍。從而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三、動手操作,調動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2]這充分說明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實踐活動。動手做是兒童心理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啟迪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學中應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踐等多種活動,讓他們嘗到求知的樂趣,從而完成由具體形象思維達到抽象思維的過程。
四、質疑問難,發展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孩子大膽嘗試、求異、求新、敢于提出問題。例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時,我出示了十幾個按一定規律排列的圖形,并提出:請同學們任意報一個數,老師都能猜出這個數表示的是哪個圖形。學生聽后個個躍躍欲試,說的數一個比一個大,而教師都能對答如流,他們發現老師的回答準確無誤,學生驚奇了,產生了“老師怎么這么快就猜出了每個數所表示的圖形”的疑問,繼而轉換成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興趣。
五、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
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隨時遇到困難,這就需要隨時給學生以鼓勵,隨時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因此,對那些較難的內容或問題,哪怕是學生的解答或回答不很完整或不盡合理,只要其中有正確的成份,教師都應針對正確的成份及時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并及時啟發他們積極思考,主動地修正錯誤,同時適當地給他們提供思維的材料,指示思維的方向,使他們始終能以飽滿的學習熱情,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在我的課堂上,學生一旦發表一個有創新的見解,我就會豎起大拇指,對他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你是好樣的!”“很高興,你能做到這一點!”“獎你一朵智慧星”等等;當學生的回答不成熟時,我會鼓勵說:“你能再想一想嗎?”“繼續努力,你一定能行的!”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手勢和獎品,讓學生心情愉快,渾身充滿了探究和思考的勁頭。這些平常的小事都給了學生極大的鼓勵,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除了教師的鼓勵,我還在課堂上逐漸培養學生相互評價的習慣,在作業本上開展自評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更讓學生興趣高漲,信心十足。因此,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隨時有成功的體驗,仍然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
總之,興趣能激發每個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成為今后漫長道路上的推動力量;“興趣”能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更是思維發展的基礎,起到益智的作用。我們要從低年級數學教學開始,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常教常新,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使其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這樣才能學好數學,從而彰顯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