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慧嫦
摘要:我國民間文化當中包含著民間游戲,并且民間游戲也是民間文化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時代的更替當中也在不斷的進行更新。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游戲逐漸的取代民間游戲,逐步的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幼兒園的教育當中開展民間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去學習和認識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非常的符合幼兒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發展。所以,這篇文章主要就是闡述怎樣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應用這些民間游戲,重新拾起民族文化,并進行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游戲;教育活動;應用
有很多的游戲撐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時光。例如,踢毽子、丟手絹、捉迷藏、跳房子、玩彈弓等這些游戲,為兒童消除了很多的煩惱,也給他們留下了珍貴的回憶和數不盡的快樂。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人們將這些游戲統稱為“民間游戲”。廣大群眾在一定區域當中進行娛樂的主要活動形式就是民間游戲,在歷史的發展下,人類兒時的新篇章正在被現代人們續寫。人們兒時的開端就是在幼兒階段,那么在幼兒園的教育當中融入民間游戲,是最能夠符合幼兒心理特征的,并且還可以傳承和發展民間游戲當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使得幼兒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充實。所以,這篇文章主要就是結合幼兒園的教學基本特點,來進行分析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際應用。
一、轉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學活動的主要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就是教師,所以說教師的專業水平會直接的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對于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幫助他們學習的方式,更是一種能力的發展和天性的解放。在社會的發展腳步下,信息化時代逐漸的來臨,使得幼兒園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在信息化的影響下,網絡游戲變得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就使得民間游戲逐漸的被人們淡忘。在自由運動活動過程中,有一些教師會害怕幼兒受到傷害,就會限制幼兒進行各種活動,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幼兒的能力和天性不能獲得有力的釋放和發展。所以,在幼兒園進行開展民間游戲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幼兒一個有能力的個體,會有自己的主見,那么就要在安全的支撐下,要尊重幼兒的選擇,并且要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一些機會,組織像“扔沙包”“跳房子”等富含民族文化韻味的一些活動,更好的推動幼兒進行成長和發展[1]。
二、拓展民間游戲的搜集途徑,進行創編
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娛樂方式,而民間游戲就是其中的一種活動形式,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的將民間的意味淡化了,在幼兒園的教育當中想要真正應用民間游戲,不能只靠著兒時的記憶和網絡,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可能的走向民間,進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就像是詢問長輩、翻閱相關的書籍以及走進小區等等。在歷史更新換代的過程中,人們的觀念和生活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這樣就會使得一些民間游戲不能夠再滿足現代幼兒的發展需求,還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一些民間游戲會超出幼兒這個年齡段的認知領域。那么教師在進行搜集和整理游戲的時候,就要加大力度去創新和改編,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幼兒的發展為主。例如,改變游戲規則,像民間游戲當中的“跳房子”,幼兒在掌握蹦跳技能之后,就可以加入“猜拳”這個規則,誰贏了誰就可以向前跳一格,對于輸的人就要待在原地,這樣的結合就會有助于幼兒鍛煉體力,還能夠鍛煉智力,促進幼兒更好的進行雙向的發展,也不會因為重復的游戲而失去興趣。
三、營造民間游戲環境,營造出和諧的范圍
影響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資源就是環境,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學習,才會更好的開發幼兒的智力,激發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并在良好的環境當中與環境進行有效的互動[2]。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有明確的指示,主要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要將環境當做幼兒的重要教育資源,對于內外的環境進行科學的布置,為他們設計出豐富多樣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自主的進行選擇,從而激發他們進行探索的強烈欲望?!崩?,幼兒園在進行營造民間游戲環境的過程中,可以在樓梯間、露臺、地板以及教室的主題墻等明顯的區域,張貼一些與民間游戲相關的彩色圖片,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還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材料來制作民間游戲,比如塑料瓶、麻袋、報紙和紙殼箱等材料,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循環的利用廢舊物品,還可以保護學生們的健康和安全,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闡述民間游戲文化,創設游戲特色課程
廣大人民生活經驗產生的瑰寶就是民間游戲,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其中藏有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有很多的民間游戲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與幼兒階段的一些課程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為了更好的在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應用民間游戲,并發揮出其獨特的價值,就可以依據民間游戲的一些特征來進行創設特色的幼兒課程。例如,在進行教學健康主題的時候,可以應用“老鷹捉小雞”這個民間游戲,助力幼兒躲閃、奔跑和身體在平衡方面的能力;在藝術和語言領域,就可以引入一些童謠和民歌,例如“搖元宵”、“外婆橋”等,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藝術欣賞水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進而熏陶和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在科學這個領域,做一些像“七巧板”、“丟手絹”這樣的民間活動等,極力的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智力;在社會領域上,就可以適當的引入“炒黃豆”、“編花籃” 等民間游戲,讓幼兒親身體驗一些協商合作,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想要重新拾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傳承和發展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對民間游戲進行創新,營造良好的民間游戲環境,打造特色的民間游戲課程,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當中感受文化內涵,促進幼兒進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婷.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創新與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12):53-54.
[2]王昆,邵欣欣.淺析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4):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