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芳
摘要:現如今,我國越來越重視小學的課堂教育,因為小學正處于一個學生心理、身體、心智剛剛啟蒙的階段,扣好了人生的第一個扣子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也極為重要。數學是啟迪學生思想,教會學生重要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可以鍛煉學生做事情的穩定和做事態度,思考邏輯等重要的能力。在本文,我們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中高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數學的學習對于一個學生的一生的做事嚴謹態度會有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研究,作為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提問式教學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對學習的重點有一個重要的理解過程和記憶能力。第一個方面從興趣點上提問,第二個是從重點上提問,第三個是從疑難點上提問,第四個是從發散點上提問。
關鍵詞:高年級課堂、數學、提問式教學
引言:在小學的高年級階段,學生的心理處于一種高度緊繃的學習狀態,各種壓力接連而來,會讓學生在上課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采用提問式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起來,讓學生在上課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然后再通過抓住學生日常學習的學習習慣,從不同學生不同的情況角度進行提問,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老師應當抓住教學的高效性,學生的高效講學可以讓學生事半功倍的記住所學的重點內容,接下來就來講述不同點提問的背景和方式,并且產生的效果。
一、創設意境,在興趣點上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表述了學生無論是從事學習還是生活工作,都要保持自己的高度熱愛,學校中,老師應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興趣點提問,上課時千篇一律的敘述是會讓學生在精神上有高度的疲勞感。如果采用在興趣點上提問時,會讓學生提高對知識點的注意力,會對課堂有較高的積極性,然后在學習上有更好的學習狀態,作為老師,應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然后了解學生在這個時期的興趣情況,在教學時,刻意設置意境,引進學生的興趣點。例如:汽車的輪胎是什么形狀的,有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的輪胎嗎?為什么設計成這種輪胎,這種圖形的特點是什么。這時候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汽車模型十分熱愛,自然從現實生活中汽車的輪胎多練習成課本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對于數學內容有了更多的興趣,也比較容易學透知識。
二、探索心知,在重點上提問
數學內容中有重點的篇章,每一個章節也有重點內容,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果一起抓的話就是什么都抓不到,這時候就應該想到重點提問。提問重點會加深對重點的記憶,學生的學習也會有了偏重點,學生的認知情況也會有了變化。在學習每一章的時候,老師應當把重點先告訴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預習重點的理論體系,然后在老師講課的內容中,就可以有印象,在聽老師的重點上的提問,對重點上的提問一定要關鍵,抓住重點,數學靠的就是學生的自我態度和思維方式,數學有一定的系統性,若是把重點掌握好,就可以有更多的思路來解決普通問題,數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大腦的智力發育,在小學階段,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與發展,在數學課堂上對重點進行提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重點的認知。例如:在講比例的內容的時候,老師出的題目中是,老師按照5比3的比例把荔枝分給幼兒園中班和大班的學生。老師會在提問過程中反復提問你們應該怎么分,分的時候有什么想法,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不論怎么分,都是按照5比3的比例來分,這就表明了,理解題意的時候也要抓住重點,對于解題有一定的系統性理解。
三、內化心知,在疑難點上提問
作為一個老師,一定要會預知學生的疑難點,可能某個點難度較大,這就可能會形成學生的疑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好多學生碰到疑難點問題都選擇逃避。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作為教師,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疑難點上提問,然后讓學生直面問題難點,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在疑難點上提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會思考疑難點,內容混淆在數學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的知識較多,內容混淆疑難點是學習數學中最大的困難。設計提問這一環節就是對內容混淆的一個最佳解決方法。提問可以讓學生對這個知識印象深刻,一步一步引導去提問學生數學問題,也可以讓疑難點問題難度較低,例如:在學習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學生只會想到兩條直線相交不相交,這時候可以繼續問學生,大家理解的直線是什么?搞清楚直線是什么之后,對兩條直線是否相交內容就更加地熟悉了。
四、鞏固練習,在發散點上提問
數學是一個在小學階段比較難的學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一定要具備發散的思維,只有在發散思維下,學生可以靈活掌握住所有的知識,千變萬化的題型都離不開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知識的主干知識,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什么是內角和,什么是三角形,搞清楚三角形和內腳和的定義之后我們內角和180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層次,作為一個老師一定要變換自己的教學思路,題是活的,知識是不變的,只有把知識發散性的學習好,就可以讓學生在數學的題庫中游刃有余。
總而言之,學生的學習方式很重要,作為老師一定要去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好的學習方式可以讓理解的時間事半功倍。作為老師,采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有效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在上課的時候提高注意力,學完后對知識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無論是在預習學習復習的過程中,提問時教學都會給學生帶來很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晗,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探究[J]. 新課程:小學, 2018(08).
[2]武友松.數學教學中實現有效探究的重要性及策略[J].網 才富, 2019(17).
[3]姜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7(1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