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摘要:近幾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善,為了更進一步人們生活質量,打造良好的城市風光,城市園林設計必不可少。海綿城市理念,是基于現代城市發展與綠色環保要求所提出的全新理念,與城市園林設計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還需將海綿城市理念與城市園林設計相互聯系,構建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三、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城市園林設計;有效策略
目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持續推進,為人們帶來了更為便利的生活條件,但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較大破壞。綠色環保理念下,城市建設應重視自然與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海綿城市的應用,可以提高城市對雨水資源的收集能力,在于城市園林相互結合,可實現水資源的循環、有效利用,具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聯系實際分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海綿城市理念概述
海綿城市理念主要是指,通過合理規劃,增強城市的彈性與靈活性,能夠較好的應對自然災害,實現科學、合理化設計,一方面能夠提高城市的吸水、滲水、儲水功能,使城市能夠較好應對高降水量帶來的城市內澇災害,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提高城市的污水凈化與排放能力,確保城市內部能夠形成一個較為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從生態角度出發,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1]。
二、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城市園林不光是能夠為人們帶來較好的視覺觀感,同時也可以幫助較好的調節城市生態,減少城市內澇問題,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能夠更好的發揮城市園林的功能性,對于城市可持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2]。在實際應用中,應當遵循以下設計原則:(1)整合規劃原則,海綿城市構造設計是一項長期、漫長、系統的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應對園林建設區域進行較為細致的規劃,充分了解城市水系統,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同時,還要遵循城市發展與園林發展的客觀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園林經濟收益下滑、管理成本提升,維持城市園林的生態性與經濟性;(2)生態有限性原則,城市生態本身作為一種有限資源,過度開發、開采,都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枯竭與浪費,海綿城市理念,就是基于生態保護理論所提出的,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還要做好細致調查,掌握城市河流、湖泊、溝渠等水源區域的實際情況,做好統籌規劃,實現與自然排水體系的同步、有效對接,從本源上改善城市現下的自然排水系統,減少內澇災害發生,對于構建區域范圍內的水循環系統有著重要作用;(3)適度干預原則,城市規劃與建設,必須要將安全放在首位,雖然海綿城市理論中,包含了減少人工干預的相關內容,但城市蓄水、排水系統、原始河流等,還需做好詳細規劃,遵循適度干預原則,在保證自然資源不受破壞的情況下,融入城市建設新系統,并與城市園林緊密結合,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3]。
三、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對于優化城市結構、充分發揮城市園林積極作用有著重要作用,還需在今后的城市園林設計中加以應用與體現,應用價值極高。
(一)滯留滲透系統
滯留滲透系統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形式:第一,雨水花園,將景觀學、生物學、建筑學綜合在一起,構建起人工濕地并形成系統性工程,借助自然形成、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將植物、土壤、雨水等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小規模的自然水循環系統,而淺凹綠地則是可以確保水源能夠得到有效收集,保證雨水收集能力;第二,綠色屋頂,是針對城市園林建筑屋頂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建筑防水層上方,種植一些植物,起到一定的生態作用,整體占地面積較小,在雨水收集方面的能力較弱,還需與其他滯留滲透系統搭配進行使用;第三,下凹綠地,在建設過程中,主要依托原有的地形特點,梳理、建設成凹空間,對地表徑流進行收集,維護成本低、適用范圍廣是其主要特點;第四,透水鋪裝,是利用一些充滿空隙結構的透水磚材料,將下落到地表的雨水快速滲透收集,是一種較為有效的下滲技術,其優勢與亮點就在于,能夠針對雨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過濾,以達到凈化水體的重要作用,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4]。
(二)傳輸系統
傳輸系統就是要將雨水運輸到制定位置,實現雨水收集。首先,種草溝,這種形式與下凹綠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較大差異,同樣是雨水滲透處理技術,是由現行分布的植被地表溝渠、帶狀低洼綠地構成,能夠將周圍的地表徑流,或者是超出該區域承載范圍的雨水徑流,輸送到指定的儲蓄設施中,凈化、過濾功能較強,但在設計時,必須要嚴格設計,就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還要滿足生態功能;其次,旱溪,屬于一個具備完整水系統的人工濕地,地上、地下為相互獨立、相互連通的組成部分,不管是在雨季,還是在非雨季,都具有較強的雨水傳輸功能,能夠將多余的水源輸送到儲水位置,水源收集、傳輸能力較強,是現下城市園林中較為常見的部分[5]。
(三)調蓄系統
這一系統工程主要的作用,就是對水源分布情況進行調整,還兼具一定的儲水功能,大致可分為兩種:(1)濕塘,巧妙利用了地形高低差的特點,以及重力勢能作用,對地表雨水進行運輸,保證表面徑流能夠順利匯集在濕塘的位置,有助于凈化水質,在實現較好調控的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景觀,使園林的景觀性能夠更強;(2)人工濕地,綜合了多個學科,以人工的方式,仿造自然濕地,不管是在功能還是在構造上,都與自然濕地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具體還可以分為表流濕地與潛流濕地,需要根據城市園林的實際情況與切實需求,來進行合理選擇[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水資源十分有限,城市用水較為緊缺,且還有可能受到內澇、雨水、洪水等的影響,不利于城市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為解決城市安全與用水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其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更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雨水地表徑流滲透、過濾與儲水功能,使城市園林體系的生態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在應用時,應遵循整體規劃性原則、生態有限性原則、適度干預性原則,構建滯留滲透系統、傳輸系統、調蓄系統,為城市園林發展、城市建設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琦.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園林設計分析[J]. 農村科學實驗,2021(1):79-80.
[2]陳煒林.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 智能城市,2021,7(3):33-34.
[3]呂睿. 市政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研究[J]. 花卉,2021(2):165-166.
[4]王珍珍.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園林設計分析[J]. 風景名勝,2021(2):51.
[5]劉俊. 市政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研究[J]. 建筑與裝飾,2021(14):121.
[6]周光強. 研究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園林設計[J]. 建筑與裝飾,2021(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