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夏梅
摘要:高中生逐漸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自主進行班級管理成為大勢所趨。在高中階段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能力的鍛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班主任的負擔。但是,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目前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對此類問題及相關改進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自主管理;高中班級管理;班主任;重要性;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356
在高中班級中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實現自我價值。
一、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曾說:“通過四通八達的教育,建立四通八達的民主社會。”他認為學生以學為主,是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行合一精神。他探索了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規律和途徑,主張進行學生自治。他把學生自治定義為“學生結起團隊來,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這為高中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也對班級自治提出了要求。
班級自主管理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管理方式,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從而調動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制度使學生在教師的領導下,做自己的主人,積極主動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為班級做貢獻;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自主管理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高中班級自主管理正好為實現教育改革目標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管理思想陳舊
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班主任自主管理分配以及管理放權思想比較陳舊,這讓班級自主管理的工作難以正常開展。考試成績是大多數班主任評判學生的標準,也是職位分配的標準。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被授予職位,在班級中成為管理人員;而成績不怎么理想的學生則是被管理人員。這種分配方式使得選擇范圍變得狹窄,評判的標準也十分片面,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除此問題以外,也存在班主任不放權的現象,他們掌控著班級各項事務的決定權,這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2.學生缺乏班級自主管理的參與意識
教育局調查發現,在班級自主規劃方面出謀劃策的高一、高二學生在32%左右,合理評判班委能力的人數占比在30%以上,參與班級自主管理人員競選人數占47%以上。但高三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活動中參與人數僅占29%。由此可以分析出學生對班級自主管理的態度。學生認為班級自主管理只是閑暇時間內的消遣方式,并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而且高三學生背負繁重的學習壓力,其班級自主管理意識自然就變得薄弱。
三、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改進策略
1.發揮班主任主導作用
陶行知先生指出,需要“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班主任首先要轉變的陳舊思想觀念,在履行自身的班級管理職能時,要不斷地去學習新的思想,積極積累新的教育管理經驗。只有意識到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關鍵點,才能保證其順利實施。在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實施過程中,班主任應該積極記錄班級動態,不斷反思總結,明確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在管理方面指導學生。
2.組建自主管理班集體
(1)輔助班委制度
在確定班委職位安排時,采用輔助班委制,即每一個職位都選舉兩名學生,一個作為主要班委,一個作為輔助班委。比如在選舉的時候,同一個職位選取票數排名前二的兩名學生,票數最高的擔任主政班委,第二個學生為輔助班委。兩個班委的負責內容有所不同,主政班委主要負責班級的各種事務處理,并對班級學生的表現做總結報告,還要反饋自己在擔任班委時的感想與不足之處;而輔助班委對主政班委進行輔助和監督,在主政班委處理事情的時候給出自己的意見。
(2)事務承包制度
細化事務,把監督的任務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提高其參與度。班主任對任務進行細化,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的事務,周期大致為一學期。每個學生要積極對班級進行自主管理,主動指出班委日常工作的不足之處。另外,還要維護班上的一切工具和干凈的教學環境,互相監督各自的行為舉止。只有每個學生從我做起,才能保證將這些瑣碎的事務做到最好。
(3)學分制
以學分的方式對學生的日常表現、班級自主管理的參與度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將學生的各項日常表現列舉出來,通過班干部和全班同學的協商,為每一項規定一定學分。在實施學分制時,要給每個學生一個基本分數,然后根據其表現情況對基本分數進行增減。有了學分制,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到班級自主管理和各項活動中來,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最后,高中三年的學分可以作為最終的評優考核標準。
(4)記錄班級事務制度
班干部在平時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需要進行記錄,不斷總結自己的表現。學生可以寫每日管理日記,在日記中審視自己,觀察同學。管理日記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教師也可以及時通過日記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形成良好的班級自主管理氛圍。記錄管理事務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表現學生的務實精神,在班級事務出現矛盾及爭執的時候也能夠找到依據。
3.班級自主管理的激勵對策
高中生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理解,而教師的認同和理解無疑是他們為班級積極做出貢獻的動力。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表現,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付出表示肯定,尊重學生做出的正確決策,讓學生收獲自信,從而更加積極投入班級自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從多個角度觀察學生,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出體現學生個性的評價。
高中生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刻意隱藏內心的感受,如果他們覺得教師存在偏袒的現象,就會對班級產生抵觸心理,甚至還會對抗教師。所以教師在指正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錯誤行為時,就要用適當的語氣提出問題并給出建議。班主任要時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主動找學生交流,認真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班級建設極其重要,只有師生關系和諧友愛,相互扶持,支持彼此的工作,才有良好的班級風氣。但班主任不能忽視對紀律的要求,有張有弛才能更好地發揮班級自主管理的作用。
四、結語
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應當養成的學生”。要培養具有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公民,就必須培養自治的學生。高中學校應以實施自主管理為切入點,增強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促使學生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黃碧峰.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教育界,201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