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 新聞傳媒學院,重慶 400700)
米蘭·昆德拉在講到他的復調小說時說過這樣的話:“可假如我寫出七部獨立的小說,我就無法奢望通過一本書來把握‘現代世界存在的復雜性’?!蓖瑯?,在《少年的你》這部作品中,校園暴力,家庭倫理,懸疑推理,青春愛情等元素共同織成了一張密網,呈現出多元化的敘事主題。
與前兩年引起社會熱議的現實題材類電影《我不是藥神》揭示醫患問題,《找到你》直面當代女性的生活困境與自我探尋,《無名之輩》關注底層小人物的掙扎與綻放相似,《少年的你》這部影片亦是將鏡頭瞄準了當下社會中存在的熱點問題:校園暴力。在這部元素眾多、主題復雜的影片中,彰顯最多的敘事主題便是校園暴力。影片是一部青春片,將空間設置在校園,主角人物都是未成年少年少女,具備著青春電影必須帶有的所有元素,然而與一般青春電影不同的是,《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披著青春物語的華麗皮囊,皮囊之下卻是未成年人無知且無畏的惡意釋放,是一場遠離秩序與成人世界的暴力狂歡。
陳念學生時代遭受的校園霸凌是她承受殘酷青春的“失樂園”。陳念原本是校園暴力的旁觀者,她對于同學的求助退縮了,但當她面對同學的死亡流露出不忍,用衣服蓋住了殘破的身體時,她的身份便在無形之中被轉換了,她迅速成為了另一起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而陳念遭受校園暴力時進行的一系列掙扎引出了其他的敘事主題。她作為受害人,向警察、老師發出求救訊號,但是當她縮在垃圾桶里舉目無措的時候,這些看似能給他保護羽翼的成年人卻并沒有接收到她的求救。絕望之中,她不再相信大人,不再相信警察,轉而選擇自救:她遇見了終日游蕩在街頭的混混少年小北,并且很快就與小北達成了交易,小北是她的守護者,幫她逃離校園暴力。而對于孤兒小北來說,形象乖巧的好學生陳念給他帶來了溫情,她同樣也是拯救自己脫離黑暗泥潭,走向光明的英雄。他們遭遇不同,但弱者的境遇卻是相似的,他們都是不被人看到、不被關注的邊緣人物,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自救的方式便是弱者抱團,他們互相保護,互相拯救,約定要一起走出這座城市,走到光明的地方去。通過對這兩個人物的塑造,影片折射出了極具現實意義的主題:當成人世界的保護方式失效時,未成年人只能自救突圍,他們是自己營造的無垢世界的建構者,同時也是破壞者,弱者之間自憐的愛是養分,同樣也是匕首。
除了校園暴力的主題描寫,無論是影片的鏡頭運用還是劇情推進,處處可見懸疑元素的使用。警察這個懸疑推理片的符號標志性人物,從剛開始的跳樓懸念再到后期的殺人案件調查,從頭至尾貫穿了整部影片。而在劇情上,當陳念終于忍無可忍將魏萊推下樓梯的時候,影片畫風急轉直下,影片運用了復調敘事之中最常見的多視角還原事件,通過敘事視角的變化來打斷時間的連續性以及事件發展的連貫性,最后再層層剝開迷霧,再讓觀眾接收到真實的信息。如果說影片的前半部分是籠罩在黑色暴力下的青春物語,而后半段則充滿了日本推理影視作品里明顯的社會流派推理劇既視感。為愛獻身,分擔犯罪,在邏輯上漏洞百出的作案方式卻成了他們心中拯救彼此的有效良方,這似乎在嘲弄成人世界的秩序與機制,同時也將影片的主題引入了另一個類別。
除此之外,《少年的你》這部影片還反映了法律與道德、人性本惡、青少年犯罪、制度反思、社會反思等復雜的主題,在有限的篇幅里包羅萬象,不同的接收者都能從其中自主感受到不同的主題傾向,接收到不同的信息,這也正是復調電影中多元化敘事主題的魅力所在。
電影敘事與建筑敘事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是類似的,它們都是空間手法的演繹,通過空間來敘述一個事件或故事,主要體現在空間之間的轉化、銜接和過渡上。在《少年的你》這部影片中出現了多層敘事空間:小到家庭,大到城市,鏡頭不斷在不同的空間之間游走,或明或暗,但兩位主角卻仿佛始終被一座黑暗的囚牢困住,沒有目的地摸索前行,光明近在咫尺,卻始終沒有觸摸到。
家庭:倫理缺失下的困獸。家庭對于二人來說都是成長過程中缺失的一部分。青春期成長是個體生命的初次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主動尋求個體自身的文化身份和主體性。這是一個最需要父母引導的重要環節,然而對于小北和陳念來說卻是缺失的。陳念的母親以愛之名將女兒置于危險中不顧,而小北則是被拋棄的孤兒身份,兩位主角都是無父狀態。缺失父親保護的主角在常俗倫理觀念中天然是弱者的存在,陳念在學校遭遇校園暴力抵抗不能,小北只是流竄在社會上的混混,甚至不能跟陳念并肩走在陽光下。當他們失手殺死了魏萊,兩位主角將頭發剃掉,也是在隱喻自己的身份轉換,兩個無助的人成為了真正的囚犯。而除此之外,同樣身為霸凌者的幾位女生,同樣也是無父癥狀,學校聯系他們的家長時,父親動輒“一年沒有跟自己說話”,或是直接不出現,或是老師話都沒說完就罵著臟話直接當眾對孩子實施暴力,這些零碎的鏡頭輕描淡寫地將當下社會中父親缺失的家庭縮影描摹了出來,直面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在變相解釋著不良少女們進行校園暴力的行為動機來源。領頭的校園暴力者魏萊家庭條件好,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異,不難揣測她曾經也是一個乖女孩,然而即使是這樣,僅僅因為她選擇了復讀,就遭受了父親的冷暴力:父親一年沒有跟她說過話了。影片一帶而過表現了魏萊的家,看上去條件優渥,實則冰冷沒有溫度,與她空洞的內心一致。在現代都市中,這樣的家庭有很多,家只是鋼筋水泥筑成的生冷空間,不維系親情,不容納溫情,住在里面的人也變得機械,靈魂扭曲。
校園:發不出聲的麻木人間。影片緊緊扣住“高考”這個在未成年心中意義非常的制度,真實的再現了校園這一集體空間:橫豎交織的口號標語、無所不在的手機屏幕和公共攝像頭、摞成山高的試卷與書本,無差別的學習面孔、無差別的服飾等,這些青春電影當中常見的細節匯聚在一起,構建出來的往往是青春電影中最常見的敘事空間,也是最能勾起觀眾共鳴的敘事語境,但是在《少年的你》這部電影之中卻發揮了另一種功效。所有的學生與老師似乎都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處于一個被高考蒙蔽了雙眼的失語狀態:他們明明看到同學在遭遇校園暴力,明明聽到他們發出的求救信號,卻粉飾太平,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沒有任何回應。在校園這個特殊的空間之中,學習、考試、高考是避不開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青春的囚牢,是麻醉劑,讓身處其中的人身心都被牢牢囚困,失去了共情能力。他們的漠視為陳念筑起了一道圍墻,封閉了她向外求救的本能。
城市:獨特建筑構建心理暗示?!渡倌甑哪恪愤@部影片的拍攝地點在重慶,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由于擁有獨特的地貌環境,別稱“山城”“霧都”,整個城市給人一種立體感、朦朧感。在《少年的你》電影里,影片恰如其分的運用了重慶這座城市進行書寫,獨特的地貌特征不僅成為了電影的故事背景,而且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并且在氣氛營造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功效。在《少年的你》這部影片之中,鏡頭并不吝嗇對重慶這座城市的描摹,具有地方建筑風格特色的環形階梯,地標性建筑的扶梯,從高處向下看縱橫交錯的車水馬龍,黑夜里一方通行看不到邊的馬路,整個城市仿佛被一座巨大的牢籠籠罩。獨有的建筑風格與導演的影像風格相得益彰,影片多使用俯拍視角,讓觀眾體會到壓抑的氛圍。在幾場追逐戲中,陳念絕望地想要尋找逃離出口卻始終不能,那些標志性的建筑比如環形樓梯仿佛變成了迷宮,囚禁住她令她無處可逃,同時也囚禁住了觀眾的心理,令觀眾投入其中,無法自拔。
少年遇到少女,是拯救,是相依為命,是殘缺的生命終于變得完整?!渡倌甑哪恪肥且徊堪_萬象的電影,以獨特的視聽語言藝術將多種元素,多重敘事空間結合在了一起,在時下青春片同質化嚴重、過于懸浮的困境之中完成了突破,形成了青春片的復調書寫。影片在講述了一段少年意氣,殘酷青春物語的同時,將社會問題,家庭問題直接呈現銀幕之上,以“校園霸凌”為表層結構,串珠式連接學校、家庭、社會、少年與成人的同時,將反思置于影像,不掩批判之意,感性理性兼具,為曾經出現了很多泡沫青春片的國產電影市場提供了一個新范本,呈現了一種新可能?!渡倌甑哪恪愤@部影片作為國產電影探索校園霸凌題材的試水之作,很明顯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細節經不起推敲,邏輯難以自洽,反面人物的人物設定和戲劇功能有些扁平,男女主角的表現過于煽情,影響了觀眾冷靜客觀的思考等。但是從整體而言,影片的完成度很高,制作水平優良,為當下的影視市場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范本。影片同時具有社會關懷,引發熱議的同時也將校園暴力等惡劣問題再次帶進大眾視野,引導觀眾關注與反思,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