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馬瑋瑋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第二幼兒園)
科學教育是幼兒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幼兒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行為習慣具有深刻影響,也可有效激發幼兒探索世界的興趣,并為幼兒提供持續學習科學知識、提升自身認知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動力。幼兒科學教育區域的形式和內容元素應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也應對幼兒教師開展科學教育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和積極影響。幼兒教師在組織科學區域活動時,應從科學區域的環境、科學區域游戲的引導性及幼兒參加科學區域教育游戲活動的主體性等方面著手,進而從整體上提升科學區域活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切實做好幼兒科學教育工作。
內容豐富且合理的科學區域環境對提升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組織質量具有關鍵影響。幼兒教師在構建科學區域時,首先,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幼兒的性格表現,選擇適合幼兒參與游戲的科學教育資源;其次,幼兒教師也應結合不同季節的變化、不同年齡幼兒心智發展的特點,合理選擇科學活動區域的色調及主題材料;最后,為了豐富科學活動區域的環境,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依據自身的喜好自行準備區域活動材料,并引導幼兒依據自身興趣選擇合適的科學游戲活動場地和科學活動主題,使幼兒可積極應用科學教育材料,激發幼兒參與科學區域游戲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可結合科學教育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教育內容,準備特色游戲材料,進而使用此類必要的游戲材料為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提供支持,提高活動的豐富性和環境適應性。另外,幼兒教師還可在科學教育區放置能激發幼兒學習探究興趣、滿足幼兒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的材料,如不同顏色的葉子、不同形狀的花朵及不同作用的實驗小工具等,進而使幼兒在參加科學區域探究活動時使用不同的科學實驗工具,進行不同的科學探究實驗,從而在滿足幼兒探索欲望的同時,提升科學區域環境的可探究性和豐富程度。
幼兒教師應在科學區域活動中發揮教育教學的引導作用。具體而言,在組織科學區域游戲時,幼兒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分析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依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選擇不同的科學游戲活動內容,并引導幼兒在參與此類活動時使用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這樣可使其在科學區域游戲活動中獲得較強的活動參與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參與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自信心。另外,幼兒教師應結合科學教育游戲活動的活動資源特點,在資源使用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引導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多思考。為了突出幼兒教師在科學區域游戲活動中的引導性,切實發揮科學教育教學的實質作用,幼兒教師還應為幼兒制定明確的活動目標,此類目標可為探究任務目標,也可為實驗體驗類目標。總之要使幼兒在參與此類教育教學活動時,方向感更強、目標感更清晰。如果個別幼兒在參與科學區域教育游戲活動時情緒狀態低迷、參與意識不強,幼兒教師應單獨與其進行溝通,站在幼兒的角度,以幼兒思維分析其興趣不高的原因,從而針對幼兒的實際問題,提出更詳細、更具體也更有效的指導意見和建議,進而使不同狀態、不同能力基礎的幼兒均可在幼兒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區域游戲活動。
幼兒是科學教育游戲活動的活動主體,也是幼兒教師開展幼兒游戲教學活動的教學對象,其參與活動的整體狀態以及實際的活動實踐效果是衡量幼兒園科學教育區域游戲活動組織質量的基本標準。幼兒教師在組織科學區域游戲教學活動時,應采用合理的辦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收獲真實的游戲體驗感的基礎上,切實鍛煉動手實踐能力。具體而言,在組織幼兒園科學區域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可利用活動流程細化的方法,在幼兒明確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基礎上,使活動內容細節化,使活動形式簡單化,從而使科學區域游戲活動在符合幼兒心智成長特點的前提下,進一步調動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在細化游戲步驟時,幼兒教師也應結合科學教育的一般要求,將色彩的選擇、實驗工具的選擇與清理、實驗儀器的說明與使用、實驗器材的具體操作方法等與游戲活動內容結合在一起,提高科學區域游戲活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這樣也能使游戲活動內容得到細化,使幼兒參與科學教育區域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最終切實發揮出幼兒參與科學教育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