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所以只有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更好地推動音樂教學創新改革的進程。在高校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音樂人才的培養以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經過系統的學習,掌握了音樂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完成學業之后,即可走上工作崗位,從事與音樂藝術相關的工作。但是,當前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創新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很難在畢業之后就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做好在校期間的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專業能力以及具備扎實的職業素養,也成為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的重點。我們也意識到,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較高的綜合素養的音樂人才,才能符合社會崗位的需求,才能凸顯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價值。因此,在就業指導的大背景下,在高校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應從以下四方面加以重點展開:
思想是行動的基礎,所以思想觀念也決定了行動的方向。高校音樂教師只有樹立了科學的觀念和創新的理念,才能全面地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增強學生創新的動力,促使學生對音樂藝術進行全面的創新實踐。首先,在高校的音樂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要肯定人才創新的意義和價值,鼓勵學生進行思想的革新和藝術的創新。這樣不僅可以將創新人才的培養意識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還可以在思想教育方面加以滲透,潛移默化地融入創新意識,使學生養成創新習慣,樹立創新觀念,從而激發自身的創新興趣。其次,高校音樂教師在平時的音樂教學環節中,要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創新行為,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不論是音樂課堂上,還是課下的自由時間,都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向老師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并且就自身對音樂藝術的感想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創新的思維去解讀不同音樂藝術的內涵和風格,從而形成豐富多元的創新思維。同時,音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之間就音樂教學多溝通、多交流,互相探討內心的音樂感悟或音樂表現技巧,在思想碰撞交流中獲得審美趣味的提升。還要在高校音樂教學課堂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聲音,尊重學生每一個新奇的想法,音樂教師可就小眾音樂觀點帶領學生進行分析、辯論,汲取創新想法中的有趣之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打造充滿樂趣的音樂課堂。
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卓越的探索精神是音樂人才創新能力拓展的必備條件,所以要想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必須要在音樂教學中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高校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更注重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兩個方面的培養和塑造,而對于學生思維拓展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則不夠重視,這也成為一個顯著的短板。高校在音樂人才培養方面,要想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必須要加強對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并且要從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角度著手,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
首先,高校音樂教師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增加音樂課堂的互動環節,打造充滿樂趣的動態音樂課堂。一方面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音樂學習和實踐探討中,更快地掌握音樂教學的內容,勇于發表自己對音樂藝術的見解和看法,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就音樂教學內容進行現場的交流、積極的辯論,在熱烈的相互溝通中,表達自我觀點,增強對音樂藝術的認知。例如,可以結合音樂課堂的內容,讓學生進行現場的編曲創作,或者讓學生即興編創音樂節目,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藝術交流,也可以在團結互動的交流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樂趣和創新意識。
其次,高校要根據學生的音樂專業基礎、學習能力、審美追求及思想個性等,開展針對性的分層教學。音樂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使每一名學生超越自身的局限,在現有基礎上得到遞進式的發展。音樂教師可以采取先夯實基礎、再拓展素質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有計劃、有條理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突出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塑造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比如,有的學生在入校之前就接受過系統的音樂培訓,音樂專業基礎較好;而有的學生入學之前未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所以音樂基礎較為薄弱。針對這樣的情況,音樂教師就要開展分層教學,要根據這兩類學生群體的綜合情況,因材施教地開展教學活動,突其優點,補其不足,最大程度上使不同音樂基礎的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輔導,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視野決定著人的思維,只有擁有豐富的閱歷和學識,才能擁有清晰的思路,才能獲得創新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在高校音樂教學的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教授學生的音樂知識一般源于課本教材,無論教師講授得有多細致,學生的學習空間總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創新格局的有限。如果只是單純地依賴教材,其他內容很少涉及到,這就會導致學生音樂視野較窄,學識不夠豐富,從而限制其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拓展。因此,高校音樂教師需要進一步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資源的優化工作,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夯實基礎,并開辟新的思路。
首先,高校音樂教師要拓展音樂教學的容量。課本教材中的音樂知識和專業技術是基礎,課外音樂知識和專業技術則是很好的補充。一方面,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音樂教學內容學好、學透,掌握課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音樂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課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從而拓展音樂藝術的創新空間。其次,音樂教師要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轉變學生的思維。教材中畢竟是固定的內容,缺乏靈活性,而音樂資源卻是時刻在變、不斷發展的,所以要在音樂教學內容中融入與時俱進的音樂知識和音樂元素,使學生的藝術視野不再局限于教材之中,而是以更為廣闊的視角去審視音樂藝術,隨時保持與時代發展、專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素養,以及對音樂藝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最后,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工具,為學生打開一扇了解音樂世界、拓寬音樂視野的新窗口,還可以通過音樂比賽、音樂社團表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實踐當中來,延伸音樂課堂,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從而激發創造性思維。
教學評價的作用不僅在于檢驗音樂教學的成果,還在于為音樂教學提供正確的方向。高校傳統的音樂教學考核方式過于偏重單一的成績,導致學生將掌握課本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音樂學習的最終目標,從而限制了創新意識的培養。如果在音樂考核中增加綜合性內容,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會更加注意創新能力的鍛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為了實現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高校必須要完善相應的評價機制,將學生的創新能力評價融入到考核體系之中。一方面,音樂教師要對創作了音樂作品或進行了創新音樂表演的學生給予表揚或獎勵,對他們的每一次創新實踐都給予相應的考核分數。比如,在音樂課堂上,教師給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增加學分,這樣的舉措能夠鼓勵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創新表現。而針對有原創音樂作品或原創音樂節目的學生,要進行表彰并給予獎勵,這樣能夠很好地帶動周圍學生從事原創的熱情,使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在音樂考核中加入創新型考核內容,使考核內容更加豐富。比如,學生的即興伴奏、即興音樂創作等,都可以成為加分的依據。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人才就業崗位的要求。因此,創新能力是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對于學生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高校音樂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從多方面、多角度著手,不斷完善和改進人才培養的模式,加強各個教學環節中創新意識的滲透,使高校培養的音樂人才創新動力十足,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創新能力突出的優秀音樂人才,彰顯高校音樂創新人才培養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