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軍
略讀也可稱之為跳讀和瀏覽,是一種學生需要掌握的快速閱讀技能,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和創新略讀教學的方式,用來幫助學生學會略讀的技巧,并將略讀熟練運用于語文學習中。本文就小學高段語文略讀課文教學方法,展開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望對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一、注重引導,為學生略讀創造條件
小學語文略讀課外教學中,要想幫助學生掌握略讀的技巧,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科學的引導方式,一來為學生開展略讀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二來幫助學生領會略讀的重點和要點,繼而達到提高學生略讀水平的目的。首先,教師需要詳細全面地了解略讀課文教學的內容,并且找尋出文章中的重點語句、詞匯等,然后將其用作引導學生開展略讀學習的元素,促使學生在略讀的過程中,既能明晰文章中的教學知識點,又能知悉略讀的方法及要點。其次,對學生進行略讀引導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引導形式要適合學生的基本學情,同時還要避免引導形式與教學目標相互分離。只有做好以上兩點,才能為學生創造出適合略讀學習的條件,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略讀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開展《將相和》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有效引導的方法,為學生進行課文略讀創造利好條件。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三個成語,然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成語的釋義,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理解三個成語的意思,還能夠大體了解三個成語所對應的歷史故事。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并提出相關的閱讀要求,如“整理文章情節發展的線索,了解故事情節的大體內容”。而學生在略讀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文章與三個成語的關聯性,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提高學生略讀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學生的略讀水平,教師的引導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所以在開展略讀課文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尋找略讀的關鍵和“導火索”,以此才能保證略讀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二、注重方法,激發學生略讀的興趣
略讀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式,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知悉文本所要表達的內容,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儲量的主要手段。基于略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諸多優勢,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掌握和使用略讀技能,就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略讀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開展略讀學習,進而達到自我鍛煉、自我提升的目的。首先,教師需要采用學生喜歡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略讀教學中,合理地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以此激發學生略讀學習的興趣。其次,略讀教學的方式還要具有適應性,主要是由于每個學生的略讀水平參差不一,如果采用統一形式的略讀教學法,自然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在開展《將相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組織略讀比賽的形式,開展略讀課文教學,如先將學生合理地分為若干個小組,為保證比賽的公平性,需要依照學生的略讀能力劃分小組,使得學生之間能夠形成互相幫助、配合的局面,以此達到相互激勵,共同提升略讀水平的目的。當小組劃分完成后,教師向學生公布比賽規則,“以小組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里開展略讀,隨后小組之間互相略讀中了解到的信息”,像是“藺相如是如何保護和氏璧的”“廉頗為什么要向藺相如請罪”等,當然為了提增比賽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解除提問的范圍,鼓勵學生大膽設問。通過采用游戲的形式,組織開展略讀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略讀的興趣與積極性,繼而為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注重擴展,創建豐富的略讀環境
單純地依靠課內文章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略讀文本的擴展,以此為學生營造出更加豐富的略讀環境。例如,在開展《草船借箭》教學活動時,教師發現學生對該類型的文章極為感興趣,此時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與該文相似的文章,像是《毛遂自薦》《圍魏救趙》《臥薪嘗膽》等。隨后,讓學生將自己略讀的文章,分享給其他學生,不僅能夠起到豐富學生閱讀儲量的目的,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略讀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高段語文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適應學生的略讀教學方法,以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略讀文章,不僅達到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還成功地提高了學生略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