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摘要:化學學習障礙不僅僅困擾著廣大的高中生,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化學學科的發展,制約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充分地認識到學習障礙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對癥下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化學學習的阻礙和困難,以此有效地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化學教學的快速改革。本文接下來將以半定量化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式,探討如何去解決高中學生化學學習障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廣大的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學生學習障礙;解決方法;半定量化研究
前言:
學習障礙普遍存在于每一個學科當中,是困擾教育目標實現的永恒難題,同時也是導致學困生增加的根本因素。很多的學生認為化學難學,往往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化學學習的成績和效果仍然不佳,大部分的老師會從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認真聽講、是否及時完成了教師所布置的作業、是否能夠在課后及時的翻閱相關的書籍等內容入手,企圖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但是這樣的方式還是流于表面。只有深入去探究學生學習障礙的成因,才能對癥下藥,使學生獲得化學素養的提升。
一、情感矯治教育
筆者在進行本課題之前,對我校兩個班級5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對收回的有效問卷調查的整理、分析與研究,我們能夠看到50名高中生里面有75%的學生認為教師會對自己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6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化學學習成績低下有大部分的原因來自老師,65%的學生喜歡負責任且能夠切實為學生著想的老師,54%的學生喜歡風趣幽默的老師。通過以上種種數據顯示能夠看出學生真正喜歡的是關心自己、責任心強的老師。化學教師一般都是因為自身對于化學這門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才會選擇從事化學教師這份職業,這些教師很難理解學生在化學學習當中存在有障礙的感受。還有一部分的老教師認為化學學習十分簡單,在教學過程中缺乏主次,也缺乏對學生的情感投入,缺乏愛的表示。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內容的吸收率、理解率低下,最終形成學習障礙。因此增強情感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始終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心境進行化學的學習,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培養與矯治,制定一套有效的矯治教育的方案與計劃,是目前化學教師所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首先,化學老師應當注意給予學生愛與關懷,并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相處,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已經趨于成熟,如果強壓或者漠不關心很容易讓學生出現反抗心理或者是產生自我放棄的念頭。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僅能夠有效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還能夠使教學的氛圍更加和諧,學生自然而然也會逐漸喜歡上任課教師。而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喜愛也很容易遷移到對學科的喜愛上面,最終讓學生慢慢地喜歡上化學學科的學習。
其次,高中化學教師還應當重點的去關注班級當中的學困生,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給予學困生以自豪感、成功感和榮譽感,讓學困生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和成功地滿足,帶領學困生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平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化學教師也一定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鼓勵和表揚,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學困生的挫敗感,使學困生獲得進步與發展。
最后,化學教師還應當及時的去關注學生的情緒波動,幫助學生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緒。很多的學生會在考試或者是課堂測驗失敗之后,產生濃烈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感。這個時候化學教師應當抓住每一次考試或者是測驗的機會,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一對一的交流,幫助學生去分析失利的原因,及時的指出學生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視,幫助學生及時地調整自我,并興趣盎然地投入到高中化學的學習當中。
二、意志矯治教育
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得出47.5%的學生認為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難度太大,25%的學生適應不了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48.5%的學生認為化學學習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想要化學成績達到優秀的學生占據62%,43%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化學成績及格即可。以上數據顯示出了學生對于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普遍認為難度較大,想要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但是缺乏進取意識和毅力。針對這一現象,化學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化學學習觀,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來自化學學習的魅力、享受與滿足,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學困生的學習意志;第二,利用史料展開教學,化學是一門神秘、吸引人前赴后繼的投射的學科,正是有了笛卡爾、布魯諾等偉大化學家的獻身,我們才能夠被化學所造福。因此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不妨利用這些激動人心的史料展開激勵教學,激發那些意志薄弱的學困生的奮發向上的精神;第三,認為化學的難度過大是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產生學習障礙并放棄化學學習的“罪魁禍首”,這也是學生意志力不強的表現,而解題則能夠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和化學學習的信心。化學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為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化學試題,讓學生獲得成功地體驗和勝利的愉悅,這對于學生意志力的矯治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情感矯治和意志矯治之后,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半定量化測量的方式,首先可以對學生矯治教育前后的學習成績進行對比,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再次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前后兩次的數據變化,以此判定自身的教育方式、解決方法是否有效。
總結:
一言以蔽之,學習障礙的形成原因是錯綜復雜的,高中化學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分析學生學習障礙的形成特點,并對癥下藥,為學生設計系統的、全面的解決方案,通過半定量化的研究方式,去對比學生的變化,以此檢驗解決方案的有效性,并不斷的進行探索、創新、研究,帶領學生直面自己的障礙與缺陷,最終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學習障礙,有效地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沈曉菁.高中化學學習障礙的產生原因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09):60-62.
[2]袁小茜.淺析高中化學學習障礙的產生原因及對策[J].河北農機,2018(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