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萍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中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可以為社會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并且在中學的教學當中,勞動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作為中學的在中學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工作,使得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有一個更為良好的認知,在勞動教育當中,還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新時代;中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研究
引言
在中學當中開展勞動教育可以有效的實現全面的教育體系,進而使得人才的培養工作能夠高效的落實,因此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并且尊重勞動人民,以勞動為榮。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也應該注重積極的開展勞動教育,使得學生明確勞動的重要性,通過勞動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中學階段正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積極地開展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注重中學勞動教育的校外勞動實踐
在中學勞動教育的課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的校外勞動實踐活動。課堂作為學生的第一學習場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勞動理論知識,比如一些勞動教育的具體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明確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且在課堂當中還會涉及到一些關于勞動類的法律法規,以及科學的勞動生產流程,使得中學的勞動教育更加具有系統化和完整化。關于課堂的勞動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可以為學生增加一些雕塑,剪紙,原意以及茶道等等各種不同方面的內容,并且在勞動的課堂教育過程當中,還要將勞動和美學、科學、文學進行密切的聯系,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勞動理論學習當中,能夠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進而使得學生對勞動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除了課堂的勞動教學之外,教師就是要注重增加一些課外的勞動體驗,而課外的勞動體驗可以分為研究性實踐、服務類實踐等等各種不同的內容,其中在研究性的實踐學習過程當中,需要學生結合學習過的勞動關系,來分析一些社會的熱點話題,了解現在我國社會當中的一些勞動就業率以及勞動保障政策等等,來培養學生的勞動科學素養[1]。在社會實踐當中教師可以開展讓學生積極的去了解軍人,工人以及農民等不同職業的相關內容,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校園文化活動的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對以后的發展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向。在對于一些志愿服務類的實踐勞動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幫助老人和殘疾人,還可以在社會實踐當中去開展交通安全類的志愿者或者當環保志愿者等等。
二、引導家長積極的開展家庭勞動教育
在中學的勞動教育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的引導學生的家長,注重在家庭中開展家庭的勞動教育,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良好的勞動教育,采用家校聯合的方式共同發揮勞動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報告會,座談會等等各種會議來幫助家長意識到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家庭勞動教育當中。在開展會議的過程當中可以引導家長正確的開展家庭勞動教育,掌握教育的方式。比如在家庭當中,可以將勞動教育分為服務自己和服務家庭兩大類別,并且在兩大類別勞動當中包含一些學生必須做的內容,也包含一些學生可以選擇做的勞動內容,并且在勞動教育的過程當中,還要對學生的勞動表現進行評價和考核,制定良好的家庭勞動教育考核制度,在考核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學生家長向作業群當中去提交相應的圖片和視頻來監督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表現情況。在家庭勞動教育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中學生的家庭責任感,掌握更多的家庭勞動技能。而作為中學的教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家長在讓孩子在家庭生活當中承擔一些日常的勞動項目,比如洗衣,掃地,做飯,整理家務,修剪管理花草等等,通過這些不同的家庭任務,可以使得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更加的系統化和全面化,來幫助學生在家庭勞動當中獲得更好的勞動效果。比如在家政類的勞動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會掌握更多的家政勞動技巧,在園藝護理類的過程當中會使用到一些園藝類的勞動知識點,進而使得學生在家庭勞動教育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勞動素養。同時學校還可以制定一些家務勞動合同書,在合同書當中學生作為乙方應該在家庭當中承擔不同的勞動內容,并且承包期是整個學期,如果學生違反了勞動的合同,沒有堅持完成家庭的勞動任務,家長有義務監督和管理。如果學生在合同期間內表現非常優秀,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通過簽訂勞動書,可以增加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在家中積極的參與到家庭勞動當中,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做家務的本領,并且讓學生對于家庭的勞動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明確家庭成員的職責。
三、結合實際的生產勞動來開發勞動教育課程
在社會當中通過日常的生產勞動,可以使得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更加的富足,同時勞動還推動了整個社會的不斷發展。因此在中學開展勞動教育時還要積極的結合社會的實際生產勞動來研發勞動教育的課程[2]。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種職業,每一種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并且每一個職業都是構成社會體系的重要部分,沒有哪一個部分這個社會也不會完整。因此讓學生明白不管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只要在自己的職業當中能夠盡職盡責就可以為國家做出相應的貢獻,進而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社會職業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一些大型的企業去參觀使得學生在參觀的過程當中,能夠了解更多職業的工作內容,并且還要在參觀之后讓學生寫一些觀后感,闡述自己在勞動學習當中的一些心得,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
結束語
在開中學發勞動教育課程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注重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出發,在家庭當中應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并且還要開展校外當中的一些勞動實踐活動,還要結合基礎的生產勞動來研發相應的勞動教育課程,接觸更多的社會職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素養。
參考文獻:
[1]解慶福,邵志豪.新時代中學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計探微[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09):130-136.
[2]李悅,吳艷華.新時代中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探析[J].教學與管理,2021(0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