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要:小學語文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屬于小學教育中啟蒙教育內容,對學生未來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讀寫結合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素養提升,落實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最佳方式,為此,優化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形式,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闡述分析了應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式。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新課改之后,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以成為如今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強化語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方式,也越來越重要。注重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也能夠滿足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也有極大幫助。
1、讀寫結合內涵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其沒有自主的閱讀能力,也不具有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所以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發展,都取決于課堂教學時間。而以往的語文教學方式,注重了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了閱讀教學,更無法將讀寫結合進行有效連接,而這樣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知識視野的靠開闊,也阻礙了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提升[1]。所以,面對素質教育的發展,面對社會對綜合型人才要求的提升,小學語文需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創建,在語文教學中,既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幫助學生養成勤于閱讀,主動思考的習慣,則能夠促進學生知識輸出能力提升,而這自然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優化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2.1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增加讀寫教學方式的實效性,應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語文教學本質來說,其學習的眾多知識,都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語文文字的輸出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語文文本中涉及的語文文字,進行情感化解讀,使學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興趣,這樣一來,利于幫助學生體會出文章作者情感,也利于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語言詞匯積累,而這對促進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對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無疑都有極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秋晚的江上》內容時,教師則可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使學生感知到其中詞匯的美好,然后在引導學生將文中優美的詞句進行摘抄[2]。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通過重點詞匯的講解,增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并引導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句式和段落的仿寫,這可促進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提升。
2.2深化學生對內容理解,達到以情促寫
除去積累,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理解,是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渠道。在素質教學改革中,這種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有著深遠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深入教材進行分析,以探究出語文文本閱讀教學本質;其次,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以達到高效教學目的[3]。最后,在教學中,教師要允許有質疑存在。也就是說,在學生有不同學習觀點時,要給學生表述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發言,教師在適當對學生思維進行點撥,以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的增強。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則利于學生抒發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可使學生寫作構思更加巧妙,使學生寫作內容內容更加具體豐富。
例如在教學《我為你驕傲》內容時,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標注出關于作者心情變化的內容,并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討論,以讓學生探究出作者的心理變化。為加深學生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情景進行分析,以探究出“我為什么會感覺不自在”“老奶奶為什么會為我感到驕傲”等。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教師可適當通過問題進行點撥,或者針對文中事件,讓學生進行評判;亦或給學生預設一些生活中類似的情景,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學生情感得到培養之后,在引入讀書感悟教學,指導學生練習寫作,以促進教學效果提升。
2.3進行續寫擴寫練習
現階段,小學生寫作能力普遍較低,不是行文空洞,就是缺乏寫作目標,而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缺乏寫作練習。為了促進讀寫結合教學的關聯性,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適當開展續寫和擴寫練習。新課程教學的改革,使得小學語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情感性教育內容,而且故事性和哲理性文章,也給學生想象力發展提供了實踐平臺。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語文閱讀文本的這一特性,要善于利于教材的留白,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如在教學《漏》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故事情節極其有趣,也蘊含了豐富的哲理,在閱讀教學結束之后,學生都感到意猶未盡,此時教師則可順勢引導,讓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續寫[4]。引導學生想象“老虎和賊之后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編,以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為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而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要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就需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方式實施,只有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思維發展,并不斷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夠發揮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重要價值,進而也能夠促進學生主觀學習意識的增強。因此,作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增加寫作素材積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閱讀文本內容,使其對寫作產生興趣和熱情,進而促進讀寫結合教學的落實,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申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格言(校園版),2021(24):44-45.
[2]黎金娥.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6-7.
[3]王秋月.巧閱讀,妙寫作——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作文成功之路,2021(27):83.
[4]張冬梅.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3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