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艷
摘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融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情況對班級課堂管理以及學科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從內部化解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需要一步一步地耐心經營,才能慢慢地在教師與學生的心靈間筑起橋梁。但是無論如何經營,在教書育人方面,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離不開一個愛字。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只要我們體貼入微、觀察細致,做到不放棄,定能觸摸到這塊地方,讓孩子們敞開心扉,釋放出全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會收獲幸福,同時也可能感受挫敗,但在跌跌蕩蕩中總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意義——班主任的付出成就學生的進步,學生的成長亦幫助班主任積累經驗、豐滿羽翼。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管理;入微觀察;關愛;耐心
2019年9月我正式踏上三尺講臺,如愿站在了期盼已久的人民教師崗位,緊握夢想,心中無比感恩。教師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從畢業開始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研究著這門科學和藝術。在與學生們相處的四個月內,我從一個只要操心自己學習的學生變成了需要操心45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的媽媽式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幸福,同時也感受過挫敗,在跌跌蕩蕩中我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意義——我的付出成就了學生們的進步,學生的成長亦幫助我積累經驗、豐滿羽翼。
我深知融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情況對班級課堂管理以及學科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從內部化解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需要一步一步地耐心經營,才能慢慢地在教師與學生的心靈間筑起橋梁。但是無論如何經營,在教書育人方面,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離不開一個愛字。我嘗試著用愛心、細心和耐心去筑起與學生之間的心靈橋梁。
學生背景介紹:
1)學生情況:
小皓,13歲,七年級1班的一名男生。與家長了解到,該生患有多動癥,曾經嘗試過藥物治療,但多動的表現仍然存在,且由于藥物激素的影響,體型肥胖。受到多動癥的影響,幼兒園時與同學打鬧,小學時經常擾亂課堂紀律,多次受到老師懲罰。因此,對老師和課堂學習產生了畏懼與排斥,甚至有過逃課的記錄。久而久之,學科學習的基礎十分薄弱,惡性循環,在目前學習中存在破罐破摔的現象。
2)家庭背景:
小皓長期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對他的學習和生活的管教往往力不從心,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照顧。父親母親工作繁忙,經常出差,迫于各種的壓力,生活也不舒心,對小皓的事情疲于應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小皓也自我封閉,很少與家人溝通內心的想法。課堂上由于基礎薄弱聽不懂以及家庭的影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參與課堂活動。
一、與君初相識
“‘好痛啊,老師,不要戳我的手了,我不是故意打到她的,我以后不敢了......
幼兒園時我曾被老師冤枉故意打一個女同學,只因為我有多動癥,就成為了老師口中的理所當然。從此我再也不敢同其他小朋友一樣和老師牽手。
‘你不想聽就別聽了,出去!去幫我撕卷子,也算做點貢獻!
小學時剛接觸英語這個陌生的學科,總是聽不懂,上課時我也總控制不住自己。那時只要我在課上鬧,英語老師就不讓我呆在教室里,說反正我也聽不懂......
可是在初中,我遇到的老師都很善良也很親切,不但包容我的聽不懂,還會幫我輔導補差......”
機緣巧合中我看到了小皓的語文作文,窺探到了他的部分成長經歷。看到這些,我不由地松了一口氣。幸好,我從未放棄他。
此時,記憶被拉回了剛見到小皓的那段時光。
中學生階段,學生兩極分化趨勢明顯,與那些優秀的學生相比,那些暫時落后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教育。初任英語教師時,我懷揣著一腔熱血,立志幫助后進生進步,小皓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班級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從七年級的第一節英語課開始他便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時與其他同學隔空傳話,有時在課桌上玩紙巾,舉止奇怪。老師和他對話時,他總是微低著頭,眼神躲閃,說話怯生生的。似乎在他與老師之間有一層結界,把老師屏蔽在外。有時我問他,為什么不嘗試聽一下呢?而他的回答總是讓我語塞,“老師,我聽不懂的,我學不起來的。”我看在眼里,聽在耳中,急在心間。為什么你不愿嘗試就直接放棄,老師都沒有放棄,你怎么能無動于衷呢?偶爾,急得我不由心生委屈,暗暗地流下小女生的淚水。
二、猶如故人歸
看到這樣的小皓,我不禁想起了學生時代的我自己。那時的我是個自尊心極強的學生,生怕老師和其他同學發現我不會做或者聽不懂。所以,當老師問聽懂了嗎時,為了不想看到老師無奈的眼神,即使沒聽懂,我也會說聽懂了。當身邊同學問到我不會的題目時,我會佯裝瀟灑地說:“不會做,有什么好想的,下課了還學習。”而內心萬分焦灼,恨自己為什么這么笨,其他同學有人會做,而自己只能靠嘴硬來當遮羞布。
回看現在的小皓,不就是當時的自己嗎?我想他的內心一定也向往著進步,無非是用表面上的毫不在乎、與世無爭來掩蓋內心對老師、對英語的恐懼,害怕別人發現他是做不到而不是不想做。
對于此類學生,肯定、鼓勵和表揚顯得尤為重要。表揚、贊美是一種認可、一種肯定,更能使孩子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泰戈爾說:“聰明的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的人知道怎樣打擊。”找那些暫時落后的學生談談心,幫助他們樹立“我能學好”、“我能成功”的信念,讓他們真正感覺到老師在關心他、幫助他,永遠不會放棄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促使其轉變。
表揚與鼓勵對小皓而言是一件奢侈品,因為在家中他缺少了父母的支持與后盾,在成長路上他又尚未得到老師的肯定與理解。因此,我認為對他而言,用積極、鼓勵的教育方式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更能讓他放心把手交給我引導他前進。
三、時間是一劑良藥
決定采取鼓勵贊揚的策略后,我打算增加與他相處的時間,增進了解,慢慢磨合。于是,我經常讓小皓利用課間和放學后的半小時來辦公室查漏補缺。最初,他十分排斥,不想和我近距離接觸,有時甚至看到我就躲閃,拒絕來我這過關講題。于是,我哄他說只要來一次辦公室講題,就在他的個人積分榜上積兩分,這樣他就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獲得積分,換取禮物。說到這,我捕捉到了他眼里的閃光,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此后,他雖仍有逃避的現象,但來過關講題的次數明顯多了。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小皓其實是個反應靈敏的聰明孩子,只要耐心地替他梳理通了,他甚至可以做到舉一反三。這讓我欣喜若狂,也讓他漸漸消除了對老師的芥蒂。有一回放學半小時補差結束后,我同他一起走出校門,路上他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和我的小學老師不一樣,我的小學老師可兇了,動不動就不讓我上課。”我心中一頓,瞬間又激動不已,看來小皓愿意和我敞開心扉了。我假裝平靜地說:“你放心,我不會那樣的。不過你其實是個有能力的孩子,只要花費精力在學習上,一定可以取得進步的。我相信你可以。之后要繼續來我這背誦過關啊!來,握手成交!”小皓驚訝了一下,之后緩緩伸出手說:“好的。”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暢想這一切美好的可能,幻想著在我和小皓的共同努力下,他會突飛猛進。可現實總是不給我們做夢的機會。在第一次月考中,他的英語只考了22分,仍舊最后一名。看著這樣的成績,我十分苦惱,難道每天的過關背誦沒有用嗎?努力之后的結果還是這樣不堪,小皓還愿意相信我、跟著我的步伐走嗎?果然,當小皓接過試卷時,他的眼神滅了,回到座位后,他就將試卷塞進課桌,像以前一樣撐著頭。仿佛前段時間努力的小皓沒有出現過。
放學后,我想和找小皓一起分析一下試卷,可他早早地走了。顯然,他不相信我了,他肯定覺得我不可靠。坐在辦公室里,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挫敗感,不禁懷疑我適合做教師嗎?要通過別人的進步才能肯定自己的努力,這樣的工作真的好辛苦。我甚至閃過這樣一個想法:我要不要放棄小皓,他的基礎太薄弱,靠我自己怎么彌補得了,反正班上那么多學生,我何必執著于他一個......想到這我用力地掐了自己一下,我怎么可以有這樣不負責任得念頭,身為人民教師,你的使命是教書育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是你的原則,你忘了嗎?
想到這,我立馬起身,前往小皓的家。誰知,走到校門,我看到了一個熟悉得背影,沒錯,是小皓。他蹲在校門得報刊欄旁,手上攥著月考卷。我有些驚訝、有些疑惑、有些欣喜、有些心疼。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看到我,起身便想走。
我說:“原來你沒有走啊,沒事,今天我們換個地點,去你家講題吧。”
“可是老師,我家......我爸媽......其實在哪兒都一樣,我爸媽都不在家也不管我。老師你還是別去了。”
“沒事,老師幫你喊他們回家。老師知道你希望他們在家陪伴你,老師也知道你渴望進步、渴望肯定。但老師不知道你會不會怪我沒有幫你取得更好的成績,不知道你是否還愿意相信我讓我牽著你的手......繼續努力呢?”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了手,害怕落空的尷尬,仿佛我才是那個需要安慰的孩子。沒想到,小皓輕輕拍了一下我的手,說了聲,愿意。
之后我和小皓到了他家,我想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學校和家庭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學校和家庭合作是教育學生的必然選擇。那天晚上,我與他的父母好好溝通了一番,將小皓前段時間的改變和優點逐一分享給家長。交流過后,他的父母也驚喜于小皓的改變。同時我也同小皓及他的父母一起分析了那張月考卷,做到對癥下藥。我們一起分析出了亟待努力的部分,小皓父母感受到了孩子進步的希望后也答應會多多關注他的學習,多多陪伴與鼓勵。
有這樣一個比喻,時間是一劑良藥,它可以撫平心靈的創傷,可以帶走不堪的過往。只要小皓付出精力,堅持奮斗,我相信時間會見證他的進步,帶走他的恐懼與偽裝。
四、厚積而薄發
這件事之后,小皓有了學習的動力,這份動力不是物質上的滿足,也不是他人口頭上的承諾,而是他自己內心對向上向善的渴望。他總是不忘來我辦公室報道,通過共同分析,我們發現單純地背誦單詞短語作用不大,因為他的語法知識十分薄弱,語法是支架,沒有框架的支撐,英語學習又怎能向上搭建呢。于是,他不僅向我背書,而且主動購買了一本語法書,而我則不厭其煩地幫他解釋梳理,督促他完成練習,鞭策他奮起直追。在課上我也經常請他回答問題,回答正確時,及時肯定。同時,在課內課外,我經常挖掘他的優點,用他的優點去消除他自身的弱點,讓他感覺到他也是受人重視的。
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小皓考了58分。雖然沒有及格,但對他而言已經是質的飛躍。這一次,拿到試卷,他皺了一下眉,但又露出了笑容。“老師,努力果然會有回報的,謝謝老師!”聽到這句話,我不由感嘆,原來我也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好,在教書育人的第一場期末考試中,我也收獲了滿意的成績。
“是啊,星光不負趕路人,你的付出終會有相應的回報。繼續努力呀,別辜負自己的努力!Have five!”“嗯,have five!”一聲清脆的擊掌聲,就像是拉響了慶祝成績的禮花。
五、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就是我和小皓之間的一則奇妙經歷,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沒有人是天生的頑石,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只要我們體貼入微、觀察細致,做到不放棄,定能觸摸到這塊地方,讓孩子們敞開心扉,釋放出全新的自己。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信任對教師而言是無價之寶,收獲他們的信任,他們才愿意將手遞給你。我與小皓的故事只是我教育啟航中的一個小風波,未來會有更多未知的風浪在等著我,我會懷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與毅力,載著我的學生,緊握著他們信任的小手,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