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劍

中國建設銀行(以下簡稱建行)渠道管理部原總經理陳德,與相關利益方合作開辦公司。數年后,陳德退出股份,套現380萬元。該筆股權轉讓款應不應該納入其受賄數額?2021年6月25日,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給出了結果。
2004年至2009年,陳德擔任建行會計部柜面業務管理處高級副經理(主持工作)、會計部操作管理處高級經理、會計部總經理助理等職務。銀行辦理業務需要大量紙質憑證,比如銀行存折、單證等。此類憑證通常需要特別制作。陳德在會計部工作期間,主要職責包括負責全行柜面服務質量管理、全行存單存折的憑證設計,并與采購部一同進行存單存折的招標、采購等。
建行每年需要印制的單證總量巨大,具體印制數量和選擇哪家印刷公司,通常由會計部柜面業務管理處提出需求,并提供推薦和選擇意見,再進行邀標(選擇性招標)和采購。這項工作雖然要與建行采購部共同完成,但陳德作為會計部領導,需要在簽報單上簽字確認。
印刷品業務只是建行的輔助項目,監管的力度不大。然而哪里有漏洞,哪里就有“碩鼠”鉆營,某項業務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這項業務的管理者便會成為商人“圍獵”的目標。2003年下半年,陳德主持會計部柜面業務管理處的工作,不少單證印刷的廠家想向他“進貢”,但他并不想過早插手此事,均婉言謝絕。
2004年春節前夕的晚上,陳德家里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他就是湖南省華容印刷公司(以下簡稱華容公司)的股東楊進。此前,陳德并不認識楊進,直到楊進自報家門,他才弄明白對方是前來“公關”的。出于禮貌,陳德接待了楊進。寒暄了幾句后,楊進并沒有直奔主題,而是吹噓自己在北京認識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楊進遞話說,自己是“講究”的人,只要分一些業務給華容公司做,定有回報。
不久,陳德向采購部推薦了華容公司,楊進順利承接了建行柜面操作手冊的印刷業務,包括《柜面服務技巧實用手冊》與《柜面業務應知應會實用手冊》。但是,楊進認為業務量不大,遲遲沒有向陳德表示“心意”。2004年12月,楊進帶了湖南的土特產再次拜訪陳德,提出想承接次年的手冊印刷業務。陳德面露不悅,稱親自參與兩個《手冊》的設計,耗費了不少心血。意味深長地說:“設計也是有代價的嘛!”楊進心領神會,沒過多久,他把18萬元的設計“稿費”轉到了陳德提供的賬戶中。2005年和2007年,華容公司再次通過陳德,承接了建行手冊印刷業務。事后,楊進分別轉給陳德30萬元、27萬元。華容公司在為建行印刷手冊業務上,共向陳德支付“稿費”75萬元。
2005年1月,建行決定對存折、存單兩項業務實行合并采購,并重新劃分供貨商的供貨區域。楊進打探到消息,急速趕往北京。他向陳德提出,把采購業務量大的湖南區域分給華容公司,并向陳德承諾會給足好處。陳德推托道:“無論哪個區域,都要經過公開招標,這事我說了不算。”
楊進向陳德交了實底,存折印刷的成本單價0.5元,建行采購單價0.9元。“你我平分差價怎么樣?”聽聞此言,陳德立即答應試試看:“估計采購部不會駁我的面子。”很快,他利用分管建行會計部操作管理處的職務便利,在劃分供應商區域時簽署了意見,將湖南、湖北、河北、河南等區域的分行都給了華容公司。楊進當年就賺了600萬元,如果平分差價,楊進應該給陳德300萬元的利潤。對如何兌現承諾,他想出了一石二鳥之計。
2006年3月,楊進說他在郊區買了地,打算另立門戶,獨立開一家印務公司,專做建行的印刷業務。楊進提議:“去年的利潤直接分賬,恐怕會在華容公司留下把柄,這筆錢可以算做入股。”他還要求陳德把以后的存折、存單印刷業務都給新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陳德明白楊進打的如意算盤,這樣做,既占用了資金,更能綁牢自己達到長期合作的目的。轉念一想,如此做法對雙方都有利,遂點頭同意。當月,楊進就注冊了華銀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陳德占30%股份,也就是約定的好處費300萬元直接入股。為了避嫌,他的股份由表妹倪薇薇代持。
華銀公司成立后,卻沒有入選建行的供應商名冊,生產經營處于停頓狀態,陳德有苦說不出。2007年1月,建行招標采購儲蓄存折、單式單證,楊進只好以華容公司的名義投標,他請剛剛升職為總行會計部總經理助理的陳德幫忙。陳德趁機說:“我老婆看中了海淀區的房子,還差點錢,能不能救救急?”并伸出了一個指頭,意思是100萬元。楊進表示最近資金緊張,給他時間想想辦法。之后,經陳德再三催促,楊進向他人高息借款100萬元,如數轉賬給陳德,隨后華容公司順利拿下了建行的印刷業務。
2009年初,華銀公司的土地價格暴漲。楊進不想讓陳德多占利益,以公司沒有生產經營為由,勸陳德退出公司,將倪薇薇代持的股份轉讓,陳德同意。于是,楊進將380萬元股權轉讓款打進倪薇薇名下的銀行卡。變更股權登記時,楊進表示,之所以支付380萬元,除了清算2005年做建行存折、存單業務賺的利潤,還希望自己成為2009年建行存折、存單等單證的正式供應商。
2018年,一封實名舉報信寄送到北京市監察委員會(以下簡稱監委),反映陳德與楊進的權錢交易行為。陳德聽到風聲,讓其妻子打電話給楊進,并進行錄音。在這通電話里,陳妻故意問:“我老公是不是跟你借了100萬元買房啊?”楊進當即附和道:“是這樣的。”同年11月27日,陳德被留置。監委調查期間,楊進作證稱,該款借出后,陳德從未有過真實還款的意思表示。
2019年1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陳德犯受賄罪提起公訴。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陳德共計收受楊進賄賂款555萬元,其中包括所謂的股權轉讓款380萬元,借款100萬元。陳德受賄犯罪事實中有100萬元系索賄,依法予以從重處罰。判決陳德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責令被告人陳德退賠人民幣555萬元。
陳德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期間,陳德對原判決認定其收受楊進75萬元的事實以及該項事實構成受賄罪的罪名不持異議,并表示愿意退贓。對原判認定的其他受賄480萬元事實,陳德承認確實收到相關錢款,但其中100萬元是借款,已于案發前歸還,另380萬元是倪薇薇和楊進合伙開辦公司,經營土地增值獲得的部分股權轉讓合法收益,不是受賄。
二審法院查明,2007年1月,陳德向楊進提出借款100萬元時,發生在楊進承接建行業務之后、其中部分業務尚在進行中。同年3月,楊進匯款不久,建行會計部即提出采購需求,標的為儲蓄存折、單證、重要單證專用紙張,并向采購部推薦了候選供應商,其中包括華容公司,陳德在采購合同簽署意見單上簽署同意。2018年間,陳德涉嫌違法違紀的部分事實被調查機關發現,為防止事情敗露,陳德對楊進說:“如果紀委問起此事,就說已經還了,還補寫了借款100萬元的字據。”對此,二審法院審理認為,陳德雖有較高的收入,但在借款后長達十余年的時間一直未歸還。且陳德在調查階段曾供述,因為這些年幫了楊進不少忙,其知道即使不還錢,楊進也不會要,足見陳德并無還款的主觀意愿和行為。
對陳德及其辯護人所提“380萬元是倪薇薇和楊進經營公司,因土地增值獲得的收益,其股權轉讓系合法行為,陳德沒有利用職務之便為楊進謀取利益,不是受賄”的意見,二審法院查明,建行相關手冊及銀行重要單證印制等業務,由會計部柜面業務管理處提出需求,具有一定的推薦和選擇權,陳德作為部門領導需要在相關簽報單上簽字確認。
二審法院指出,由于陳德能夠利用職務之便為請托人楊進的公司謀取利益,楊進遂提出與陳德合作開辦公司承接建行的印刷業務,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中陳德占股30%,由倪薇薇代持,無論是陳德還是倪薇薇均未實際出資。2009年,楊進以股權轉讓款的方式轉給陳德指定的倪薇薇賬戶,倪薇薇退出30%公司股份,最終完成了該筆受賄行為。
鑒于陳德在二審審理期間對受賄75萬元的事實表示認罪,并由其退繳部分贓款,具有一定悔罪表現,故二審在原判刑罰基礎上對其從輕處罰。
2021年6月2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作出部分改判,陳德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5萬元,繼續追繳其受賄犯罪所得人民幣480萬元,予以沒收。
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腐敗分子為了規避風險而花樣百出,其中,“股權代持”已經成為常見伎倆。充當其傀儡的代持人往往都是親戚,也是他們最信得過的人。針對“股權代持”的情況,從立法層面看,我國《公司法》應更加明確“股權代持”合法和非法的界定標準,針對“股權代持”的腐敗問題,還應納入反腐的法治框架下治理。
(文中除陳德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