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題來源: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
案件類型:生產、銷售假藥罪
“癌癥別去醫院手術接受治療,放化療傷肝腎,醫院都是騙人的,手術活不過一年。我研究植物溶癌素純植物提取技術,該藥含有小分子,靠口服就能溶解癌細胞治療各種癌癥。我的白藥水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這是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中主犯王某某炮制出的宣傳語,也是她的同伙們在后來銷售假藥時的話術。
按照他們的宣傳,王某某的藥便是“神藥”。然而,檢察機關通過深入調查發現,這些神藥的研發者王某某不過是20世紀90年代下崗,其后再未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婦女。數年間,她搖身一變,把自己包裝成王醫生、王教授。她“神藥”的生產過程,也并不“先進”:王某某購進幾款常見的中藥飲片,在家中沖泡后加入工業鹽酸等化工原料,加水稀釋并加熱就“生產”成含有“植物溶癌素”成分的百草神口服液,或用蒸餾的方法生產出白藥水。
王某某靠著這兩款“神藥”,吸納幾位朋友出資成立公司,將“神藥”進行規模化生產,并發展經銷商。通過股東和經銷商,采用一對一、人對人的方式向患者出售“神藥”,患者中不乏癌癥患者、重癥患者。其中有位肝癌患者,采用輸液的方式使用王某某的神藥進行治療。治療后還接到王某某稱疾病已治愈的短信,然而不到半年該患者因癌癥復發不幸去世。
短短兩年間,王某某等人銷售假藥300余萬元,案發時查扣待售的假藥2萬余瓶。最終法院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以罰金。
王某某打著純植物提取、小分子的幌子,實際上生產、銷售的是完全沒有相應治療作用的假藥,社會危害性大。患者如果使用假藥去治療疾病,輕則延誤治療,重則危及生命。檢察官提醒廣大患者,生病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醫,遵醫囑咐,切勿相信、使用來歷不明的各種藥品。對于一些顯然違背醫學常識、違背常理的產品,一定要小心謹慎。
(鄧余平,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