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馳原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從事音樂和舞蹈事業的人越來越多。隨著聲樂專業的逐步完善和進步,學校越來越注重聲樂表演實踐,這是因為聲樂表演實踐在聲樂學習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能明顯提升表演者的水平和綜合能力。從中小學、高級職中以及高校都著眼于提高學生聲樂表演能力。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應該根據教育部和學校的要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模式。本文旨在探討高職學生教學表演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提高學生聲樂表演能力,推動聲樂表演實踐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高職;聲樂教學;表演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聲樂課上主要圍繞相關聲樂理論展開學習,忽略了聲樂表演內容的學習。這容易導致演唱出的歌曲缺乏感染力,不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聲樂的理論知識學習與聲樂表演實踐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理論固然重要,表演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意識,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與此同時,學生要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要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各種實踐活動,在深入學習理解聲樂表演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聲樂表演中形體語言的訓練和實踐。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聲樂表演的方法并且將學到的用到實際表演中,拓寬聲樂表演的思維,緊跟時代潮流,提高自身的聲樂技能,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聲樂演唱效果。[1]
一、提高教師理論和實踐教學意識,提高教學能力
培養高職學生的聲樂表演能力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理論和實踐兩者的重大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融入和諧、包容、創新的理念。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時刻把握聲樂學習的最新動態和流行趨勢,在課堂上和學生共同探討最新歌曲和經典歌曲中的聲樂技巧和表演技巧,和學生共同學習進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聲樂表演技巧,教師也可以在此過程中持續學習并且積累實踐經驗,豐富教學經驗,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另外教師應該掌握同首歌曲不同的唱法,例如美聲、民族、流行等,這樣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設置相應的表演實踐活動,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采用不同的唱法,教師幫助找到適合學生的唱法。
例如高職教師在平時就嚴格要求自己平時學習新的聲樂技巧,了解新的音樂作品,儲備更多的音樂知識,制定更為豐富的音樂教學內容,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高職學校也可以定期開展聲樂教師的培訓活動,提高聲樂教師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充分帶領學生學習聲樂,享受音樂。這樣教師才能有效地將知識和理論傳授給學生,實施有效的聲樂教育。
二、注重理論實踐的結合,夯實學生表演基礎
聲樂表演離不開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備充分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具備完善的聲樂理論、美學理論、表演理論以及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對作品內涵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進而更好地對作品進行展示。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只是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示范,運用涉及到的技巧進行實踐教學,可以高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表演技巧。
例如高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體講解聲樂表演理論知識,比如語言表達、歌唱方法、創作技巧以及舞臺表演藝術等多項理論知識。選擇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聲樂表演課上教師可以選擇《聲樂教學與表演藝術實踐探索》作為專業的教材,這本書中涵蓋了以上所提到的相關理論知識,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在講完相關理論知識后,也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教師對其表演進行糾正和指導,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三、加大學生表演力的培養的重視力度
適當的肢體語言更有助于向觀眾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教師要注重學生表演技巧的學習和運用。教師可以提前選擇不同風格的曲目,讓學生分組選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加入適當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課堂上讓各組學生上臺演唱歌曲,教師對其進行點評。因為在舞臺上演唱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觀眾看到,如果肢體動作幅度大小不恰當、僵硬就會事倍功半,得不到預想的舞臺效果。所以對此要格外重視,增強學生運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意識。此外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多練習自己的面部表情,利用細微的表情變化向觀眾傳達歌曲的感情,讓觀眾體會到歌曲中人物情感的升降起伏,利用面部表情可以更加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心理。[2]
例如,教師可以課堂上讓學生觀看經典影視劇:《泰坦尼克號》《開國大典》等。向專業的演員學習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調整,豐富作品的內涵,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優秀的主人公的面部表情為范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面部表情的控制和運用。比如學習演唱《可惜不是你》的時候,在“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這首歌詞的時候,告訴學生面部表情要帶有一種憂郁的傷感,眼神里要充滿了失望,這樣就會將這句歌詞所要表達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四、鼓勵學生抓住機會,登臺實踐
對于聲樂的學習不應該僅限于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外應該抓住一切可以登臺表演的機會,參加聲樂表演實踐,在此過程中積累、總結經驗。這樣不僅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課堂上教師所講的聲樂理論,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聲樂表演能力。課堂上教師不應該僅限于理論的講解,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尤其是聲樂表演課上,教師要注重和學生的互動。
例如學校舉辦相關歌唱比賽或者所在城市舉辦歌唱比賽時要積極報名參加。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配合組織與聲樂表演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公益表演、街頭表演等,主動為自身表演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高職學校也有很多文藝表演活動和社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自己的能力,積累豐富的經驗。
結語
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教學是一大關鍵,適當的運用表演技巧,可以讓自己的歌曲更加打動人心。所以在聲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聲樂表演內容的講解和示范。在這一過程中高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都面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所以要師生要協力提高高職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為今后的聲樂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曉宇.淺談聲樂教學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現代職業教育.2021(39):76-77.
[2]劉敏.也談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戲劇之家.2021(2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