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仁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步入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思維開始逐漸覺醒,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開始逐漸形成。因此,加強對高中生的思想引領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強化人文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然而,目前中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著人文教育缺失的問題。文章針對中學語文人文教育的現狀,闡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文教育思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人文教育;高中語文教學;運用初探
引言:
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富有人文精神,因此廣大中學語文教師除了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之外,還要加強引導,不斷提升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對于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人文精神是保證民族興旺發達的靈魂。將人文精神教育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創設一個和諧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至關重要。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問題。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分析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滲透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本文結合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提出了一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人文教育滲透進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策略。
一、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內涵
“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將其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即是指教師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等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人文科學教育從根本上說是精神領域的教育,在其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更要重視學生人格的塑造,陶冶學生的情操,運用傳統的優秀文化熏陶和感染學生,從而達到良好的人文科學教育目的。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由于高中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價值觀念,加強高中生人文素質教育,將他們培養成為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的社會主義新青年,不僅對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對國家、民族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運用人文教育的意義探究
(一)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
高中生正處在獨立思維和自主意識萌發的關鍵階段,教師如果不能利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高中教學,將極容易激起學生的叛逆心理。而且高中生的學業壓力較大,一些學生的精神時刻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產生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以及正常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秉承人文教育的理念開展教育工作,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引導高中生形成健康完整的心理人格。為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教學資源,對儒家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傳統文化進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尊重學生、關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愛護,這對于其健全人格的養成有些極其重要的幫助。
(二)適應時代的發展
人的文明包括物質、政治、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是基礎,精神文明是靈魂。精神文明建設是一種人文教育。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開展,在高中語文教師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豐富了起來,與之相比,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就顯得稍慢了些。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能夠極大地推動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過于重視知識教學,而忽略了精神文明教育。因此,在全新的時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下,廣大中學語文教師開展人文教育,能夠在根本上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為時代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三、如何將人文教育理念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一)不斷健全考試機制
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許多高中教師和高中生都以成績為導向開展教學和學習工作,忽略了對于人文教育的評價。這就導致教師在授課時,也是以高考為最終目標,無法真正關心學生的人文精神建設,致使學生的精神文明素質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人文教育評價機制融入到考試制度當中,加強人文教育的力度,讓學生引起對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以此來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提高教師素養,展示教師自身人文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不可缺少。教師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能夠為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為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當中,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以此來帶領學生提高整體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容易割裂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導致經常出現“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情況,這就很難為教師樹立威信。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我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引導學生沿著健康的道路走下去。二是教師應深刻理解人文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教材深入研究,全面把握教學內容,適時將人文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實現中學語文教學與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三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明確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目標,確保人文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高效融入,保障好人文教育的融入效果,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促進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時,及時的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中學語文教學更好地融入人文教育,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生來說,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其必須在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斷加強對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訓練,以期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金玉梅. 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 考試周刊, 2016(52):37-38.
[2] 覃幼燕.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路徑探析[J]. 廣西教育, 2015(3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