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雯
摘要: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過于刻板,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了較高的位置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過多的束縛,學習較為機械化,無法實現對音樂的有效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意識的提升,中專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地被人們所認識到,情感教育的滲透成為了中專音樂教育的新任務。基于此,本文將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專;音樂教育;情感滲透;研究
前言:
在中專音樂教育中加強情感滲透,不僅能夠實現對學生的情感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實現現代人格的有效構建,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創新精神、思想品質的進一步培養,讓學生逐步地成長為當今社會所迫切需要的人才,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和社會人才供給的平衡做出貢獻,由此可見,對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中專音樂教育概述
情感普遍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看法,以及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態度、感受等。在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中作者潛藏的感情,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的節奏、表達方式、技巧等,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時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產生進一步的思考,對學生的品質和思想有啟發的作用。隨著新時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教師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改變,對音樂學科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含義有了新的認識,進而使得音樂在中專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顯著地提升,為學生帶來了新的進步的機會。
二、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興趣激發
音樂學科的實踐類課程相對較多,這與中專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對實踐體驗方面的訴求正好契合。不過音樂學科對實踐類課程的開展有著較高的要求,想要呈現出優質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的興趣,教師還需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的研究,以學生當下的興趣愛好、思想態度等作為基礎,引入音樂舞臺劇、合唱等多樣式的音樂實踐教學方式,帶給學生全新的課堂學習體驗感受,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同時讓學生以這種集體參與的方式得到情感上的啟發,站在音樂所描繪的角色的角度對故事走向,人物情感等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最終實現對音樂的整體情感的有效掌握,使得學生能夠以更為優質的方式進行音樂舞臺劇的呈現,讓學生能夠取得最大化的收獲,實現成就感的有效提升,達成對學生的音樂熱愛心理的高效培養,為學生今后積極的踴躍的投入到音樂課堂中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
中專階段的學生雖然對外界事物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認識,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年齡相對較小,在面對多種情感時還無法實現有效地理解,進而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情感走向的把握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加強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并且利用現代化信息工具以生動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情景探索的過程中實現對音樂情感的進一步理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實現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到《遼闊的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你對草原有哪些了解?”、“你認為草原都有哪些魅力?”等,引發學生對草原的討論與思考,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中,此時,教師則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現草原的實景拍攝視頻,并且伴隨著歌曲《遼闊的草原》播放,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蒙古族的特點,感受《遼闊的草原》中的情感,實現對學生的情操的有效陶冶和對學生的視野的有效開闊,呈現出優質的教育效果。
(三)以情養德
音樂學科教育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是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前應當先學會正確地認識音樂學科的價值與其對學生的影響力,確立核心教育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幫助學生認識多種情感,并通過合理的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對自身的情感的有效疏導和控制,最終實現以情養德的目的,使得學生能夠以更為優秀的狀態面對學習和生活,實現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為學生當下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都奠定堅實的基礎,凸顯出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的價值。例如:在學習到《雄心壯志沖云天》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紅燈記》的創作故事,幫助學生理解《雄心壯志沖云天》的情感走向,使得學生能夠對京劇建立起初步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興趣。此時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段式表演,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的方式進一步了解京劇的唱腔和節奏,帶給學生良好的體驗感受。最后,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你認為李玉和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音樂中表達了哪些情感?”等,引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思考,使得學生能夠從李玉和身上得到一定的啟發,實現思想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實現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的有效性。
(四)以情促知
隨著學生的年齡的增長和接觸的事物的增多,其對新的知識內容的了解欲望也會隨之增長,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時應當對新鮮的素材的引入重視起來,通過合理地擴充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更多的音樂表達形式和音樂類型,使得學生的求知欲能夠得到滿足,實現視野上的開闊。此外,為了保障學生能夠對音樂產生進一步的認識,教師還需加強對以情促知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感性思維的帶動下逐步地實現對音樂的有效認識和高效內化,最終實現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的有效性。最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還應加強對合作教學方法的應用,讓學生能夠獲得思想交互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對音樂知識內容和情感的有效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不僅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的情操的有效陶冶,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逐步地成長為社會所學的高品質人才。因此,教師應當對中專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起到高度的重視,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胡慧茹.中專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7,(2).246.
[2]薄瀾.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情感體驗教育探微[J].學周刊,2017,(9).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