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華
新課標認為,需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這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繪本閱讀是最好的載體。因為繪本內容生動活潑、形式圖文結合,小學生在享受閱讀的同時,還能真正積累到知識拓展思維。那么如何真正讓小學生愛上繪本閱讀,真正讓閱讀成為“悅讀”呢?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析一下對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的思考。
一、引導觀察培養細致悅讀
只有善于引導學生觀察文本,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細致悅讀的習慣。
1、從整本書入手。對于繪本閱讀來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繪本的每一頁,包括封面插圖乃至扉頁、封底等等。讓學生整體入手,從封面開始,欣賞精美畫面的同時,進行猜測故事內容,故事人物,盡可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而繪本封頂,往往既是一個故事的結束,又是另一個精彩故事的開始,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停地翻閱下去。因而教師針對繪本閱讀時,首先需要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真正愛上閱讀,愛上繪本,這才是重點。
2、從細節入手。關注繪本,其實就是從繪本的細節入手,繪本不僅僅是文字,圖畫也是內容的一部分。因而引導學生在關注文字的同時,更需要積極關注圖畫,善于從圖畫中挖掘信息。只有學生能夠從圖畫中挖掘出信息,才能培養他們細致閱讀的能力。只有他們明白了這些細節,在細節中延伸自己的思維情感等,才會對繪本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如《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本繪本,圖畫非常細膩,內容非常溫馨,而且還隱藏很多信息,但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容易忽略,這就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善于引導他們觀察圖畫,這也是從細節入手引導觀察,細致悅讀的一種有效形式。
二、大膽想象深度想象閱讀
發揮學生的大膽想象力引導學生深度悅讀,這是繪本閱讀的最高境界。
1、預測故事。閱讀繪本最根本的是想象。缺乏想象,學生的體驗是不完全的。因而在拿到繪本第一時間,教師需要讓學生根據封面進行猜測故事內容。比如《逃家小兔》這一繪本的封面,是一對在草叢里互相對望的大小兔子。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的時候自然他們想象結果也五花八門,有的說:“他們在吃早飯”;有的說:“這一對母子兔,在說悄悄話”等等。學生根據圖畫大膽預測故事結果答案非常精彩,甚至超越了教師的想象。而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悅”讀。
2、設疑想象。教師要善于發問,善于通過設疑,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象,預測猜想故事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合理聯想。很多時候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容易主觀帶入,把自己想象成書本中的人物,把自己當成自己喜歡的主人翁,甚至還能結合生活、周邊環境引發更多的想象。這些恰恰是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所決定的。因而教師需要尊重這種規律,大膽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繪本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三、啟發拓展,展現魅力悅讀
閱讀僅僅是個過程,他不以一本繪本而開始,更不因為一本繪本而結束。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多引導學生,多想想、多拓展,盡量讓繪本閱讀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成為學生閱讀的重要途徑。所以可以借助以下幾個環節,多元指引孩子閱讀的方向。
1、讀讀說說。繪本教學的根本,還是引導學生,用美妙的聲音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讓學生繪聲繪色讀完繪本后,自己的話講給同桌聽,講給父母聽。讓同桌、父母評價自己的這個故事講得是否感情投入、是否語氣得當。從而讓繪本故事成為學生自己的故事,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感悟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讀讀演演。很多繪本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適合學生表演。如果讓學生按照他們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進行表演,不僅可以他們激發他們對繪本的喜愛,更重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3、讀讀猜猜。發揮想象力競猜故事情節,也是繪本閱讀的高級形式。教師可以結合繪本內容,引導學生猜猜故事內容,猜猜故事結局。
4、讀讀寫寫。讀繪本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讀的層面上,寫,也是繪本閱讀的一種有效延伸。因此,我們在讀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接著寫,接著編。
當然,針對繪本閱讀指導,最關鍵的是,老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尊重他們的發言,尊重他們的感受,減少閱讀的功利性,從而最大地激發并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想這也是引導學生閱讀讓學上愛上閱讀的真正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