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要:讀書筆記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精彩部分進行做記號、作批注、摘錄、列提綱、寫讀書心得等方式標注和思考的結果,學生在此過程中積淀語文素養,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習作能力。同時,引發思考,掌握課外閱讀的有效方法。讀書筆記的寫作,加深閱讀印象的同時好處多多,提升整理歸納,綜合分析,外加寫作能力,一舉多得。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讀書筆記;方法
一、課標要求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課標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課標是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件,由此可見,堅持寫作讀書筆記的重要價值,指導好學生的課外閱讀與讀書筆記寫作是語文閱讀與寫作部分教學的重點內容,應該引起語文老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
同時,統編版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的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版塊也有讀書筆記的教學內容,由此可見讀書筆記的寫作應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二、讀書筆記的重要意義
提升寫作水平。長期進行課外閱讀與讀書筆記的寫作的學生無疑會積累大量優美詞句和素材,形成語文素養。長此以往,自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同時提高習作能力。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2)培養思維品質。通過做讀書筆記,可以實現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引發學生對課外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品質。(3)掌握閱讀方法。在不斷的讀寫過程中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并養成良好地做筆記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品質。總之,讀書筆記,加深閱讀印象的同時好處多多,提升整理歸納,綜合分析,外加提升寫作能力,一舉多得。
三、讀書筆記方法指導
寫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可以是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也可以是閱讀中的心得體會等。同時還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在生活中捕捉靈感,把讀書中讀出的體會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并把它們及時記錄下來。讀書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做記號
閱讀時可以直接在好詞佳句或自己感觸較深的句子下面用圈、點、勾、畫的符號標注出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簡單,無需停留多長時間,不影響閱讀速度,基本是邊讀邊勾畫。
2.作批注
作批注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引發讀者思考的某個句子、段落旁邊隨時記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思考。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便于以后再次翻看、查閱時還能回想起之前讀到此處的感受。
3.摘錄式
也就是在讀的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精彩的優美的語句,段落等按照原文記錄下來,同時記錄出處,如:題目、作者、出版信息、頁碼......這類筆記方便后續引用和核實,也作為寫作素材積累使用。
4.提綱式
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把全文的大綱提煉出來,鍛煉自己的框架整理能力。知識框架的構建基礎就是核心思想的總結,像是剔骨,將各個重要節點去掉那些繁雜的修飾,直接揭露之間的聯系,使得作者的寫作意圖一目了然。同時一些精彩的論點和論述摘抄下來,添上自己的理解,這樣的讀書筆記會完全刻進你的腦海里。
5.讀書心得
就是將自己閱讀后的感想、體會和思考寫出來。可以是感觸最深的部分,最精彩的情節;可以是結合特定的時代背景對書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也可以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經驗,談理解、感受、體會、思考。主要核心在主觀理解,寫這類讀書筆記的時候可以適當引用原文,加以自己的思考理解,畢竟是心得,完全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或者質疑,言之有理即可。而這也是很多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寫作形式,并不難,但是想要寫好多下點功夫還是很有必要的。或許覺得自己寫得還比較滿意,過段時間再次閱讀,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想法和當時已然有所不同,對內容加以補充,又會是另外的收獲。
比如《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我欣賞的少安,他老實善良。他生活在一個苦難的家庭,面對生活的艱辛,他告別了學校,像個成熟穩重的男人一樣,和父親一起擔起生活的重擔。為了生存,為了生活,他不停地勞作。讓人慶幸的是他后來抓住機遇,開磚窯辦磚廠,謀求新的致富之路。他雖然沒有讀過大學,但是生活中的各種艱辛和苦難磨礪了他積極的生活態度,偉大的人格。正是少安不甘平庸的生活和人生,追求積極向上的精神,才有了后來的成功。他對生活的激情也像燃燒的火焰傳遞給讀者光和熱。作家路遙用少安的一生教會我們一個偉大的真理,除非放棄,否則你是不會被打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