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波
摘要:初中英語學習是學習者一生英語學習重要的起步階段,但是一些學習者由于各種原因成為了英語后進生。初中后進生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在英語課堂上,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卻鮮有有效的詞匯記憶策略教學。這使得學習者只能采用機械式記憶方法來記憶詞匯。因此,后進生普遍反映詞匯難記,遺忘率高。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136
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教師教學理念滯后。英語詞匯所承載的具體內涵,是教師進行英語學科教學要達成的基礎目標,也是學生經過英語課程學習要具備的學習成果。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理念存在滯后性,忽視了英語學科詞匯的的價值,難以滿足英語有效教學的實現前提。
一是部分教師對英語詞匯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教育理念及教學行為比較保守陳舊,適應不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也不能以先進教學手段更好地指導學生,容易對詞匯產生種種誤區,將會影響甚至阻礙詞匯的教學落地,是培養學生英語詞匯成為一句空話。
二是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體。不少初中英語教師認為讓學生多掌握一些知識,教師就得多講授知識,教師講學生記仍然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教師逐漸形成了以自己為中心,獨自掌握教學節奏的習慣,教師與學生間沒能形成一個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能得到發揮,自然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逐漸降低。
教學目標缺乏詞匯導向。教學目標作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思維起點,無論實施怎樣的教學活動,均離不開教學目標的指引。詞匯導向下的英語教學,教師要精準的把握詞匯定位,對教學目標進行升級與結構性的調整,從而發揮其引領性的作用。部分教師仍然是將教學目標看做傳統的學習知識定位上,教師這一節課要講早己設定好的知識點講完,有時出現教育目標所規定的知識點未完成時,教師還會延遲下課幾分鐘直到預設的知識點講完。一方面,教學目標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如學生的現有知識、可接受程度以及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目標中沒有體現,并且將其硬性指標,在實行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另一方面,這樣的教學目標只是課堂教學前的知識匯總,教師只是將要講授的具體知識進行簡單地堆砌,缺少建立情感陶冶、思維啟發、審美提升等在內的多元維度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強化教學技能,提高自身語言和文化素養。為實施本課程標準提出的英語詞匯目標和有效教學要求,首先教師應不斷更新英語專業知識,提升教學知識儲備,具備扎實英語語言知識、豐厚的中外文化知識才擁有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條件;同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最近的教育政策,以及英語詞匯的教育理論知識。只有教師的英語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不斷提升,在日常教學中采用貼近學生生活詞匯背誦的教學行為,參與的英語課堂常的教學實踐中。其次,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增強專業素養發展。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記錄和日志進行總結反思,發現自身行為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以此不斷進步和發展。教師不斷商討探究教學問題,不僅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英語課堂教學,還在無形之中提升了每個教師自己的專業素養。
在詞匯背誦下,一名具備英語素養的優秀教師,不僅擁有詞匯的教學理念,過硬的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積極進行合作交流,還要定期回顧、反思和總結經驗,才能保持不斷前進的步伐。首先教師個人要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不斷回顧思考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升自身的問題意識和總結歸納能力。其次,師范院校應注重對教師反思總結能力的培養,通過系統地訓練讓教師有條理、有方法地進行反思總結。最后,學校也可以營造教師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氛圍,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和反觀行為,定期組織教學回顧總結活動,倡導教師嚴謹對待自己的教學,正視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只有孜孜不倦地不斷學習進步,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向學生傳遞知識。
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英語學科特點,精心設計背誦教學活動。利用生活化材料,活動形式多樣。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多從身邊的事物出發,變幻成英文加進學生的記憶中,加入生活化的材料,增加學生親身經歷的熟悉感,其參與度和積極性自然十分高漲,同時也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生活中積極思考,為課堂教學增添生機。
總結
發展學生詞匯教學不是虛空的,它必須貫徹實施于各個學科的實際教學中。而詞匯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是將素養理念內化于課堂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促使教學走向服務學科素養發展,轉變傳統的整齊劃一和接受性學習,強調以生為本的個性化選擇和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崔允都主編.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余文森著.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余文森等編著.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鐘啟泉等主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高慎英,劉良華著.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6]蘇春景主編.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龔孝華,黃澤純編著.基于詞匯的新觀念與新行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