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軍
摘要: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教師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充分結合,才能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因為物理就是一門建立在實驗上的學科,沒有實驗的驗證與應用,物理學科不可能取得如今的發展,深刻影響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學生不熟悉或不重視實驗,未來就不可能在物理領域取得很好的學習成果獲取的某些更加有意義的成就。有鑒于此,本文從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參與和運用先進手段三個方面,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483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少教師并不重視實驗教學。雖然會有實驗內容,但大都只是讓學生進行一些重復性的實驗操作,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在實驗前就已經被學生所了解,而且學生沒有什么自主創新和探索的機會。這樣的實驗與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相比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學生很難產生充分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因此會在物理實驗中敷衍了事,得不到實驗技能的提升,也不注意用實驗去理解理論知識,缺少科學精神,從而在物理能力素養上留下明顯的不足。這種情況必須通過采用有效的實驗教學策略來及時解決。
一、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要完成教學理念的轉變,作為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因為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行動,都是在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沒有理念上的轉變,只是在一些具體的操作上進行模仿,難免發生“走形”的情況,不能充分發揮出相應教學策略與方法的真正作用。而轉變教學理念的方式,一方面要通過教師的自主學習與實踐,另一方面則需要學校提供幫助,要為教師的學習和實踐創造便利條件,激勵大家努力提升自我的斗志。與此同時,教學實踐上的改革也要同步進行,以驗證理念轉變是否到位,不能盲目等待。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要關注教育教學領域的發展變化,經常通過互聯網等渠道閱覽學習各種文獻資料,了解實際案例,與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對比反思。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學校提出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正確學校的支持與配合,與其他同事一起展開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進一步完善自己新的理論認識并讓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對于教師的這些行動,學校則要表現出充分的支持,要從資金和資源等不同的角度為教師做好保障,對在理念轉變和實踐創新上取得了突出成果的教師要予以大力表揚,樹立模范典型。
二、鼓勵學生參與
只要初中物理教師完成了教學理念上的更新,就會發現讓學生切實參與到物理實驗中究竟有多么重要,以及什么才叫做學生參與。上文提到的那種情況,即學生只能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下去進行實驗,算不上真正的參與,反而會帶給學生一種與實驗之間的疏離感。教師應該在保證安全等情況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探索,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某些錯誤表示出足夠的寬容,推動學生利用生活事物去進行實驗,以實驗為切入點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實際意義的認識。由此,實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整體進步。
例如,在學習壓強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根據理論知識去設計檢驗大氣壓力的確存在的實驗,允許學生以小組形式提出各種各樣的實驗設想。在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為學生設計的實驗提供相應的器材,鼓勵他們去親自動手嘗試,提醒他們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失敗的,也要以學生為主,通過提問等方式幫助他們自己找到問題所在并加以改正。這樣,物理實驗在學生眼中就變成了一種有著無限可能的,非常新鮮有趣的事情,學生能夠全身心的參與進去,取得遠超以往的學習成果。
三、運用先進手段
我們必須承認,很多學校并不具備足夠的條件讓學生完成教材知識涉及到的所有實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或圖片展示,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夠生動直觀,他們的印象不深,理解效果也不會很好。這時,就需要教師去運用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演示實驗的現場視頻或者動畫等。運用先進手段的好處還在于,一些比較危險的實驗,或者實驗中的錯誤操作可能導致的較為危險的效果,也能夠直觀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實驗方面變得更加嚴謹,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與責任意識。
例如,在學習“簡單機械”的知識時,教師很難利用學校條件為學生展示杠桿和滑輪是怎樣移動非常重的物品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則不存在這方面的顧忌,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去尋找一些實拍的視頻,讓學生看到簡單的機械也能發揮出人力所難以達到的作用。然后再通過教學動畫,幫助學生去了解實驗的原理,構建起理論與實驗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使用一些小道具,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迷你”實驗,加深學生的印象,提升學習的趣味性。
總的來說,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實驗教學工作,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積極轉變理念,創新策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邁上新的臺階,培養出更多兼具動手與動腦能力,有堅定科學精神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雄.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思考[J].新課程(下),2019(12):194-195.
[2]李得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淺析[J].新課程(下),2019(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