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洪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在班級管理與建設方面也越來越完善。在小學,班級是學校實施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也是培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所以班級工作開展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因此,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是學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發揮合力從而解決的重要一關。本文從小學班級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即班級凝聚力提升出發,探討班級凝聚力的含義以及提升的必要性,進而從理念到實踐的過程提出班級凝聚力提升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級凝聚力;提升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431
班級是學校教育管理的基層組織,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班級管理的優劣在實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和要求上越來越重要。但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主導,班主任以及教師的管理觀念、管理的具體方式以及管理的過程都任然存在一些問題,而對于學生而言,班級是承載凝聚力的核心歸屬,如果要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首先要清楚凝聚力對班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在弄清楚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基礎上才能根據具體過程提出加強的路徑。
一、班級凝聚力的相關研究
(一)班級凝聚力的概念研究
對于凝聚力以及班級凝聚力,社會上有多種概念的界定,人們普遍認為凝聚力就是社會群體成員之間為了實現群體活動的目標而進行團結合作的程度,這里的群體是指人們之間形成的團體,如家庭、朋友圈、集體、班級等。而所謂的班級凝聚力,是指一個班級中由不同學生組成,他們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的未來規劃等,但是同處于一個班級,受到班主任的統一管理和教育后,所產生的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凝聚力,這是促成班級管理實現質的飛躍的關鍵一步,所謂沒有凝聚力就沒有團魂,對于班級而言也是一樣的,一個班級如果連凝聚力都沒有了就沒有了班魂,更像是一盤散沙,這不僅不利于班級的建設,對班級的學生身心發展而言也是有負面影響的。
(二)班級凝聚力加強的必要性研究
對于初小學段班級管理與教學而言,只有在實現班級有序管理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才能夠事半功倍,否則教學的實效性與教師預期相比落差會出現較大的問題。因此,研究班級凝聚力的提升有其必要性。首先,有利于班級改善管理的方式,受到傳統教育和管理觀念影響的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班級管理時總是采取較為強硬的方式維持秩序,忽略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主體的作用,這種以強硬的班級管理是無法幫助班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的;其次是通過班級凝聚力的建設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習氛圍依賴班級建設與管理,而想要形成活潑開放、嚴肅認真的班級氛圍,需要班級有著向上的凝聚力,使得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開展學習;最后,增強班級凝聚力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在社會中的友好交往,班級凝聚力的建設不僅需要班主任,更需要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友愛和諧的交往意識,由此,促進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二、小學階段提升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傳統型的班級管理的理念
班主任是促進班級凝聚力增強的重要力量,是指引學生形成友愛互助的燈塔,所以班主任自身的班級管理理念和班級管理水平對一個班的凝聚力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與水平,并且在實踐經驗中進行總結與反思,以改變原有的、傳統型的管理理念,從以往的管理者向引導者、參與者過渡,讓自己成為班級的一份子、參與者,走進學生中間,在與學生平等交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實現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比如,班主任在組織開展班級主題班會的時候,可以將主題班會的主題、內容、形式都交于學生完成,自己只是作為協助和參與者,在學生需要課外素材或者網絡資源的時候及時的提供給他們,通過學生在組織開展的主題班會過程,有分工協作、有合作探究,以此形式增強學生之間的友愛關系,進而提升班級凝聚力。
(二)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
課外實踐活動是學生之間相互了解與交往的重要紐帶,是拉近師生關系的中介與橋梁。以此,組織班級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班級間的凝聚力。班級有其特征,以成員人數多、構成復雜為主,所以在組織開展實踐活動時,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能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為班級其他同學所知,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的形式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舞臺,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感,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是最喜歡展現自我、個性化最突出的階段,在活動過程中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把在學習上的壓力釋放出來,不僅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更有益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以及自習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以文化節、明星節、好聲音等形式舉辦,選拔出有唱歌、跳舞、繪畫、下棋、國學等文藝特長的學生,在班級里和其他同學組隊進行表演、比賽等使他們在活動的過程釋放學習帶來的壓力,同時增進班級的凝聚力。
三、結語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國家對于基礎教育和班級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效的班級管理前提是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因此,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班級的凝聚力已經成為目前迫切解決的問題了。同時,班級凝聚力提升對于學生來說能夠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社會交往中也能夠形成正向的交往觀念和理性的行為表現。因此,提升班級凝聚力對于學生、教師和學校而言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玉梅.注重培養班干部助力班級成長[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
[2]劉桃李,陽青,鄧莉立.班級團體輔導對高校新生班級凝聚力提高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7)
[3]徐峰.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