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興
摘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日后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是語文教師長久以來的教學課題之一。當前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分析了小學寫作教學的現狀,并從寫作興趣、寫作素材以及思維能力三個角度分析了當前寫作教學中的問題,然后文章從這些問題入手,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寫作;策略
1前言
小學語文是門基礎性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寫作能力建立在前三種能力的基礎之上,學生只有具備了聽、說、讀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展開寫作活動。因而,寫作教學長期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寫作能力不僅關系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對其日后的學習與工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因而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斷提升小學寫作教學的效果,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2小學寫作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觀念的逐漸普及,小學寫作教學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與此同時,寫作教學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制約了寫作教學的最終效果。首先,小學生年齡幼小,思維尚不成熟,興趣是他們學習的最大動力,因而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角度來展開教學活動。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過早地向學生教授寫作內容和寫作技巧,扼殺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最終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果;其次,就小學寫作而言,技巧固然重要,但學生的寫作素材與閱讀量也很重要,不少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僅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卻忽略學生寫作素材的收集與閱讀量的提升,由此而造成的后果便是,小學生作文廣泛地存在著空洞無物的現象;最后,構思能力和發散性思維對寫作而言十分關鍵,學生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聯想能力,寫出來的東西才能吸引人,然而,很多時候教師卻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掘與提升,最終阻礙了寫作教學的效果。
3完善小學寫作教學的策略研究
小學寫作教學在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寫作素材積累以及思維能力發掘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因而,完善小學寫作教學的策略也應該從此三點入手。
3.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寫作也不例外,因而,教師應該從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角度入手,來逐步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就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而言,教師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這三點來進行。首先,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寫作教學理念,將學生定為寫作主體。寫作教學即以學生為中心來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教師僅僅是引導者和輔助者,教學理念的轉變能夠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激發出其寫作興趣[1];其次,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水平出發,將多元且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小組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適合小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教師在作文《···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的寫作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生活中什么樣的事物可以稱之為靚麗的風景線,自主的討論,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最后,小學生大都有著比較強的變現欲和自尊心,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中的鼓勵性語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借助課堂上的口頭語言或作文上的正式評語對學生的作文展開點評,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和恰如其分的評價來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
3.2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
寫作素材的有無與多寡,決定著小學生作文內容是否有真材實料、是否具備真情實感。當前的小學作文總普遍存在著感情虛假、內容空洞的情形,歸根到底便是學生寫作素材的匱乏。因而,教師要針對此種情形,做好針對性的教學工作,最為核心的便是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小學寫作素材分為兩種,一種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例如家庭中的事情、學校中的事情等等;一種是小學生通過閱讀等手段,從其他地方獲得的素材。[2]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素材積累的習慣時,也應該從這兩種不同的素材入手。首先,就生活素材而言,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鼓勵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見到的、想到的事情用筆記下來,久而久之,不僅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章寫作能力;其次,就其他素材而言,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大量他們日常生活中難以碰到的素材,也能激發他們對于寫作的熱情與興趣。因而,教師應該從課堂以及課后兩個角度來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及對閱讀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素材的能力,比如在命題作文《記一次家庭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查找日記,借助于日記的記載來達到作文的真情實感。
3.3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果說興趣與素材是小學生寫作的血與骨的話,那么思維能力則是小學生寫作的靈魂。缺乏必要的思維能力,小學作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散亂無章、主題不明、干癟生硬等諸多問題,因而,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拓,尤其是聯想能力與構思能力的開拓,其中構思能力則關系到學生文章的框架與布局,而聯想能力與學生寫作的內容是否新鮮有趣息息相關。首先,就聯想能力而言,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通過語言提示、問題引導等形式來鼓動學生就某一話題展開聯想,并讓學生將鬧鐘所想大膽地表達出來,例如在命題作文《我第一次···》什么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想表達的第一次活動盡情展現出來,學生自我展現的過程,便是聯想力提升的過程;其次,就構思能力而言,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法,來闡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綱、主次、結構等,從而提升學生在寫作環節中謀篇布局的能力。
4結語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素材以及寫作中的思維能力又是寫作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性因素,因而,教師在寫作教學的環節中,要立足于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從新課程改革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果,其中最為重要的方式便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以及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紀國慶.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135.
[2]閆蘭蘭.關于新課改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閱讀與作文,2014(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