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音主持作為信息傳遞、和受眾交流的最前沿,語言表達精準度和情感態度尤為重要。為進一步優化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民族文化的傳播,需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播音員主持人特殊素養的培育,使其更加準確地把握情感表達技巧,增強節目的感染力,獲得更高的收聽率和收視率。
播音流暢度不足。我國作為多民族國家,有著差異性較大的文化環境,56個民族呈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要求播音主持人員在充分了解民族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職業素養,提升自身政治思想、播音理論知識、播音藝術等能力,優化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的效果?,F階段,在新媒體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國以廣播電視為主導的傳統媒體行業,為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對節目播出形勢作出變革和調整,對播音員主持人自身的職業能力和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播出時長和播放內容的限制,部分少數民族播音員和主持人,在節目中缺少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深刻體會,在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斷句錯誤、咬字不清、表達不流暢,產生語言梗阻的問題,影響整篇稿件的播出效果。具體而言,就是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涉及較長的外國人名或地名的新聞稿件,如“26日下午,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多托在拉薩會見了尼泊爾駐華大使坦卡·普拉薩德·卡爾基和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納因德拉·普拉薩德·烏帕達雅。多托首先代表自治區政府對坦卡·普拉薩德·卡爾基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多托說,尼泊爾是中國的傳統友好鄰邦,中尼建交55年來,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尼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始終保持著友好、健康、穩定的發展關系。尼泊爾駐華大使坦卡·普拉薩德·卡爾基說,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是他夢寐以求的事,很榮幸這次能夠親眼目睹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辈ヒ魡T主持人在播報此類稿件時,往往不會一次性無差錯播完,在人名上會有卡頓,比較難以一次性流暢地完成播報,嚴重者還出現反復錯誤,影響稿件質量和播音效果。另外,受到高海拔地區低壓缺氧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呼吸系統對缺氧的反應比較敏感,空氣稀薄、播音環境較為艱苦、高原上的用聲工作者特別是播音員主持人非常辛苦。在高原低氣壓環境中,肺總量和功能殘氣量增加,肺保持著高膨脹狀態,高海拔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海拔高,在進行直播或者播報長篇政論性文章時,需要提前到達直播間或錄播間,調整好話筒前狀態特別是氣息的穩定。如果沒有提前調整好身體和氣聲的最佳狀態而馬上播音用聲,勢必會產生呼吸加深加快,語言表達節奏不順暢,從而影響到整個節目的播出效果。
缺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知識儲備。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信息傳遞的紐帶,要求其不但要深入了解新聞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文化知識,更好為受眾講解其內容元素,還應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為受眾作出更加正確的引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部分少數民族播音員主持人自身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不足,難以對少數民族文化展開宣傳,自身信息傳導的作用難以發揮。一方面,部分播音員主持人對少數民族地區出臺的發展政策了解不夠透徹,對新聞內容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再向觀眾傳達信息時,缺少深層次的剖析,使內容傳達不夠到位。如少數民族地區出臺的有關“在教育領域推廣雙語言教學”的新聞,部分播音員沒有認識到使少數民族學生掌握母語和普通話,關乎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就難以在文化層面完成信息傳達。另一方面,部分少數民族播音員主持人缺少文化儲備,在展示自我時不具備文化自信。少數民族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為燦爛的構成部分,只有播音員主持人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夠做好信息傳遞工作,為我國各族人民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主持風格不具備鮮明特征。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靈魂所在,其播報和主持的風格不但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還奠定整個節目的播出風格。在少數民族地區,無論是主流的節目,還是帶有娛樂性質的節目,都需要主持人展示自身的文化素養,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與節目相統一的主持風格,簡言之就是主持人要對不同性質的節目,作出最短時間內的主持風格變換。但在實際主持實踐中,少數主持人受到節目類型和觀看群體的限制,自身思想難以及時轉變,使得主持風格單一,在不同節目中與節目風格不相一致,缺少自己鮮明的主持特點,無法為受眾帶來更為豐富的視聽感受。另外,部分播音員主持人認為自身所承擔的責任重大,在播報和主持中始終保持嚴謹和嚴肅的態度,使播音員和主持人嚴肅刻板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受眾的心中,長此以往受眾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強化語言學習,增強語言應用規范性。在當前過于寬松的媒體環境中,由于給予主持人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部分主持人為最大限度地獲得觀眾的關注,在節目中嘩眾取寵,語言使用不規范的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節目的播出質量。針對這類問題,媒體行業應加強對地方播音員和主持人語言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來不斷強化自身職業能力。首先,播音員主持人可反復觀看自己主持的節目,找到自我情感表達的優勢。然后在日常練習中,在播報聲音中加入情感,使聲音更具有變化,且能夠準確地傳達情緒,增強主持的感染力。其次,在完成語言聯系后,可在網絡中查找優秀且具備個人主持風格的人員,對兩種風格進行比較,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完成查漏補缺。還可通過網絡與優秀播音主持人員展開對話,分享各自的工作經驗,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虛心請教,掌握更多應對方法,以此來完善自身的專業能力。最后,必須至少提早20-30分鐘到達直播間或播音室,減少氣息的急促和波動,并進行備稿,可先開嗓,然后對稿件內容進行標注,對重點內容,以及存在情感加持的部分,進行特殊標記,然后調整話筒前的狀態提高心理素質,從而也讓氣息穩定下來,保持狀態自如、音色純正沉穩、語言表達流暢,提升節目的整體播出效果。
了解民族文化,加強對地區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播音主持人員雖然是信息的傳遞者,但不能將這份工作簡單地看作對稿件的播讀,而是要通過自身對文化、生活、政策、法律法規、發展形勢的理解,在語言表達中融入情感,為受眾更為精準地傳達信息和情緒,達到感染受眾的目的。為此,少數民族播音員主持人在工作生活中,要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克服普通話為第二語言的問題,展示少數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時,完成對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繼承。播音主持人員可在工作之余,閱讀關于各種文化的書籍、加強對各類文化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新聞知識水平,并保持著正確、鮮明的高政治素養。播音員主持人作為激發群眾深度了解新聞內容中間人,要加強對生活的感悟,能夠在播報中合理融入自我情感和認知,提升自身情感的控制力,使受眾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增加對節目的認可度,獲得更多受眾群體的喜愛和關注。
積極參與節目制作,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少數民族地區受經濟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影響,在媒體行業中存在播音人才缺乏的問題,部分主持人不僅要主持播出還要承擔稿件編寫和采編的工作,這就對主持人的職業素養提出了要求,在提升主持相關能力外,還應了解節目制作更多的內容,完善自身編寫、策劃、管理上的能力??v觀我國著名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經歷,發現他們都積極參與過節目的制作,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閱歷,在情感上有更為豐富的體驗和認知。例如,張泉靈在汶川地震期間,親自深入災區,真實和準確地報道災情,不但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還將個人情感和態度展示出來,把感動傳遞給更多觀眾,獲得觀眾的廣泛認可。少數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更應主動參與節目選題和制作,了解新聞發生和發酵的全過程,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聞所要表達的思想,并在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職業能力和素養。
總而言之,在媒體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的培育,應從語言表達、發音、文化知識水平等方面入手。要始終認可其播音主持的風格,結合少數民族地區新聞節目的形式,以及受眾群體的收聽收看需求,對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培養,引導其多元化地發展,從語言、情感、文化等角度,提高自身的魅力,強化職業上的素養,更高質量地完成節目內容的播報和傳達。